來源:沈陽網
【資料圖】
本報訊(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杜一鳴 高級記者 劉洋)實踐讓理論有溫度、治理讓社區有溫度、創新讓城市有溫度。6月20日下午,以“當社區遇見物業”為主題的第九期沈陽市社區沙龍在和平區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區舉行。來自基層治理的專家學者、法官、律師、物業專業人員與社區工作者圍坐在一起,縱論如何加強社區黨組織對物業服務的黨建引領,引導社區兩委更好地與轄區物業服務企業雙向良性互動,切實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次活動由沈陽市民政局、沈陽市社區工作者協會主辦,和平區委組織部、和平區民政局、和平區房產局、和平區社區工作者協會承辦,吸引全市所有社區同步在線觀看。
社區治理有哪些痛點?對應的解決方案是什么?沙龍上,社區治理專家、上海社鄰家創始人閆加偉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在“云端”分享了他在多年社區治理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吸引現場社區工作者不停用筆記錄。
在現場交流環節,多位社區工作者向參加沙龍的專家學者提出了工作中遇到的社區與物業之間的難解問題。
“園區沒成立業委會,社區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居民想解聘物業公司,社區怎么做?”……面對社區治理在小區建設及物業服務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在場的專家學者、法官、律師圍繞沙龍的“定位、交流、共贏”三項原則,分別給出了專業意見和建議,現場氣氛熱烈。
“本次沙龍聚焦居民、社區、物業三者之間的突出問題,匯聚專家智慧,暢議協作機制,營造共治理念,將促成社區、物業等各方力量深度協作,助推社區治理加速跑,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沙龍經驗。”沈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對當天深入務實的討論給予了肯定。
和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韓偉表示,和平區積極構建了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以及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1+3+N多方協調運行機制,為全市基層治理貢獻了和平力量。下一步,將更好地利用沙龍活動對話平臺,為社區與物業服務企業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和紐帶,通過加強信息互通,共同構建起社區黨建引領,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的同心聚力共治機制。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www.www6417000.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