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全球快資訊丨家在沈陽|老北市(來稿選登)

來源:沈陽網  


(相關資料圖)

□作者 李洪來

悠悠歲月,一簾鄉緒。七十年前,我呱呱墜地于皇姑區華山路安福里十九號的大雜院里,那是皇姑區與和平區接壤的地帶,胡同口東邊百余米的那個大陡坡就是皇姑區與和平區的分界線。出門走過這個大陡坡,再前行百余米,走過那家紡織廠北門,就是皇寺廣場的轉盤了。我雖為皇姑人,但青少年時期最喜歡去玩耍的地方是聞名遐邇的北市場。

早年間北市場是與太原街、中街齊名的商貿街市,各種商號、店鋪鱗次櫛比,百貨商店、副食商店、書店、藥店、飯館、旅館、照相館、電影院、曲藝廳、劇場、浴池、摔跤場等等,五行八作,門類齊全,所以老一輩人管北市場叫“雜巴地”。記得我花錢照的第一張照片就是在“大好時光”拍照的,我上班后第一次開工資,就到“三合盛”包子鋪吃了一頓包子。我小時候曾迷戀過一段摔跤,時而到寄賣商店斜對過的跤場扒門縫看摔跤。

等到我結婚以后,更喜歡去北市場溜達了,因為我老伴她家曾經在北市場群眾電影院斜對過不遠處開過茶社。我大舅哥比我大十二歲,他出生在茶社,上小學會寫幾百個字的時候,還給茶社寫過“水牌子”(公布戲碼)。那時的茶社不僅是喝茶,更是表演各種曲藝節目的場所。90年代中期的一天,我和老伴去大舅哥家串門,他興沖沖拿出一張《沈陽晚報》,指著上面一篇文章說:“這是寫的咱爺爺的事兒”。仔細讀了一遍,內容大致是:爺爺是創辦茶社的掌柜,由于當時上客率不高,就到處托人請名角,有一天,他遇到了西河大鼓演員張先生,就談起了請名角一事兒,張先生跟他說:我能給你請來西河大鼓名角,楊掌柜一聽,馬上接話說:你真能請來我給你買件皮襖。十多天以后,由于西河大鼓名角的到來,茶社一下子就火了,場場爆滿。有些茶客來晚了買不到票,只能站在外面聽。從此茶社名氣大振,逐漸成為北市場最大最好的茶社。爺爺不負承諾,事后給張先生買了一件上好的皮襖。

后來,由于工作繁忙,退休后又身體欠佳,我已三四十年沒正兒八經的逛過北市場了。如今的老北市,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路寬敞,高樓林立,其建筑群錯落有致,氣勢恢宏,已被國家評定為4A級景區了。

今年大年初三那天,我從三臺子乘車趕到老北市迎新春廟會,一時被眼前張燈結彩、人流如潮的景象驚呆了。這里儼然成為了最能代表沈陽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以及頗具現代化大都市風貌的打卡之地。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