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沈陽“剛柔并濟”引人才激發振興新活力

來源:沈陽網  


(相關資料圖)

張雄是沈陽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作為業內知名專家,他還兼任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鉆鏜分會秘書長,以及全國金屬切削機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鉆鏜分會主任委員等職務。前不久,沈陽市人社局對全市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領域重點企業,按照《沈陽市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引進的核心崗位人才,擇優給予6萬元、9萬元、15萬元、30萬元獎勵。張雄順利成為獎勵對象,獲得了15萬元獎勵。張雄說,獲得這份人才獎勵讓他既意外又感動,也更加感受到了沈陽對人才的重視和尊重。

根據《沈陽市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獎勵實施細則》規定,相關獎勵政策可以惠及汽車及零部件、通用機械裝備、航空、智能傳感器等15條重點產業鏈上的企業,其中產業鏈鏈主企業6家。獎勵的人才均為企業引進的核心崗位人才,其中包括掌握核心技術專家、“卡脖子”技術團隊成員及具有產業技術革新潛力人才。

隨著“興沈英才計劃”的深入實施,沈陽市大力推進產業人才支撐工程,緊扣全市“5+3+7+5”20條產業鏈發展需求,做好“三篇大文章”,編制了《沈陽市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以產引才,以才聚產,獎勵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努力促進人才與產業相適應,產業與人才相融合?!澳壳埃囆袠I人才需求已迅速轉向新能源汽車動力技術、智能網聯以及相關生產制造領域的高端化、復合型人才。在沈陽市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獎勵人選中,我們從北京、上海等地引進的人才成功入圍。正是在公司平臺和人才政策的雙重吸引下,才讓這些人才更安心地為沈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華晨寶馬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

除了扎根沈陽發展的人才,“候鳥型”人才也開始常來沈陽、常留沈陽、常駐沈陽。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2020至2022年,沈陽市依托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等載體建設了共27家“候鳥型”人才工作站。近三年來,各家工作站通過“引”“育”“留”并舉,在引進人才來沈工作、教育教學、團隊打造、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斐然。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人才由“剛性使用”向“柔性引進”轉變,為企業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候鳥型”人才工作站設立后,圍繞儀器儀表與傳感器、高端裝備與關鍵零部件等關鍵技術,大力推進引才戰略,引進了國際先進無損檢測技術權威專家、紐卡斯爾大學首席教授田貴云團隊作為候鳥型人才團隊,以關鍵領域“卡脖子”項目為牽引,開展智能化、高精度的管道內檢測儀器研制工作,擺脫了長輸油氣管道智能內檢測儀器“卡脖子”困境。同時,聯合申報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十余項、聯合培養青年創新人才7人,為促進和推動產業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韓冰、曲俊錚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