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非遺”在唐山丨?張寶鑫:“做一把讓每個人都用得上的銀壺” 今日觀點

來源:唐山文化旅游  

視頻制作:魏偉 王歡 趙亮

集智慧與技藝之大成的五龍戲珠銀壺,每一枚龍鱗都被刻畫得溫潤細膩,銀龍騰于云霄,栩栩如生;天然形態的崖柏與設計精巧的銀壺巧妙結合,“崖銀匯”系列銀壺盡顯古樸國風……38歲的唐山市級非遺項目遵化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寶鑫說:“在傳承非遺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我一直在探索、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突破技術瓶頸,傳承與發揚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致力于做一把讓每個人都用得上的銀壺?!?/p>


(相關資料圖)

圖為張寶鑫在設計金銀器圖樣。記者 王歡 攝

非遺技藝源遠流長

走進張寶鑫創辦的“唐宮銀匠”,古香古色的建筑將寶光閃爍的金銀器制品襯托得愈加奪目,古樸典雅之風撲面而來。38歲的張寶鑫坐在茶幾前,用親手打造的銀器茶具烹水煮茶,在裊裊茶香中談起了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的種種過往。

談起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要先從遵化市說起。遵化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燕山南麓,北倚長城,南臨津唐,東通遼沈,西顧京城,毗鄰京津承秦地區,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

遵化歷史悠久,有紀年歷史2200多年,春秋時稱無終國,秦時屬右北平郡,五代后唐時正式命名為遵化縣,至清朝時因清東陵的修建擢升為州。清東陵修建以后,乾隆年間在馬蘭峪建立金銀大庫,從紫禁城養心殿造辦處帶來了一批能工巧匠,專門制作、修繕皇陵祭祀使用的各種金銀器皿,由此開啟了長達300年的專屬皇家金銀器祭祀用品的輝煌之路。

金銀制品早在商代就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有了金銀鑲嵌工藝,表現為小型裝飾制品,小巧簡約、清新活潑。隨后,金銀器經歷秦漢時期的發展,后融入了魏晉南北朝時文化交流所帶來的異域風情,宋元時期的金銀器,在裝飾上引入了繪畫藝術,發展到明清時期,金銀器匠人們融合了全國各地的技藝元素,形成了當地滿族特有的金銀器皿的風格。

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發源于馬蘭峪,以馬蘭峪和北京為核心,同時河北和東北地區、山西、陜西北部、青海、甘肅及新疆東部都有滿族金銀器制作工藝的發展傳承。

張寶鑫說:“遵化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的藝術特征是其藝術品集中體現了滿族與中原民族的文化藝術,同時融合西方藝術元素。我們通過鑄造、錘揲、搓絲、掐絲、焊接、鏤空、鑲嵌,增加層次多變的浮雕紋飾,并在圓雕與浮雕、鏤空的形式間不斷轉換,制成的器物造型飽滿、精巧細致,具有歷史、民族和藝術價值?!?/p>

圖為張寶鑫選取鐵釬,準備展示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記者 王歡 攝

在堅守中雕琢匠心

“我小時候,左鄰右舍都是做金銀器的匠人,從小在旁邊玩,耳濡目染下,非常喜歡這項技藝?!睆垖汌握f。

遵化滿族金銀器制作工藝已歷經三代傳承。第一代滿族金銀器匠人劉信于1915年進入清東陵金銀大庫進行金銀器的制作與修繕,是當時享譽業內的金銀器大師。1943年,第二代傳人張義生拜劉信為師開始學習滿族金銀器制作,發展到現在作為第四代傳承人的張寶鑫12歲時開始跟隨三代傳承人代守東學習遵化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

張寶鑫熱衷于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這份透進骨子里的喜歡,讓他對匠人匠心有了更深的感悟?!斑@門手藝雖說是熟練工,但有的人一點就透,有的人學一輩子也不靈。”張寶鑫說。學藝時,張寶鑫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學習、練習,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孤獨而枯燥的夜晚。“前期堅持的過程很難,很枯燥,每天鏨刻上萬錘,一般人堅持不了。鏨刻,鏨的是金銀,刻的是匠心?!睆垖汌胃锌卣f。

學藝多年,張寶鑫的作品以設計構思獨特,鏨刻手藝高超著稱。2020年,由他設計并制作的作品《崖銀匯》,獲得唐山市文創和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優秀獎?!皩⑻烊恍螒B的崖柏和造型精巧的銀壺結合在一起,集實用、美觀于一體,每一把壺都是獨一無二的。”張寶鑫說。

同年,張寶鑫開啟了五龍戲珠銀壺的設計與制作。在兩年的時間里,他一邊設計創作一邊打磨作品,這把集張寶鑫智慧與技藝之大成的五龍戲珠銀壺最終于2022年完成。該壺是原創設計的高浮雕滿工鏨刻的大龍壺,整器采用“口耳一張打”工藝,壺身滿鏨浮雕立體龍紋,龍眼貼金,如畫龍點睛一般,整條龍鮮活靈動,同樣重工的祥云提梁中間采用手工編藤,隔熱防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張寶鑫一直未停下學習的腳步,廣泛借鑒、吸納國內、國際金銀器制作技藝,觀摩名家作品,從中探索其設計思路、制作手法,匯百家之長為己用,不斷完善自身技藝,突破瓶頸,讓作品精益求精。在與北京理工大學的合作中,院校師生的設計理念,更讓張寶鑫開闊了眼界。

張寶鑫說:“我們滿族金銀器器型純美,紋飾亮麗,色彩斑斕,在我眼中就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我喜歡將創作與欣賞過程結合起來,并融為一體地去研發產品,這能讓我真正地體驗到‘意境之美’。”

圖為張寶鑫展示鏨刻技法。記者 王歡 攝

走出自己的發展之路

非遺項目需要傳承,也面臨生存的實際問題。在金銀器設計制作上,張寶鑫緊跟市場潮流,推出一批又一批熱銷產品,更成立抖音直播基地運營中心,走出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我每兩個月都要外出一趟,去調研市場,看哪些產品暢銷,哪些產品滯銷。回來后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調整產品產量?!睆垖汌握f。在產品的設計上,他緊隨市場需求,注重產品的工藝性和實用性。“我們現在主要圍繞茶文化設計制作金銀茶具,同時我們兼顧酒具、日常生活器具和首飾等。”

不久前,張寶鑫帶領團隊積極對接抖音官方,達成合作框架,在馬蘭峪鎮成立抖音直播基地運營中心,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將非遺產品、非遺文化輸送到全國各地。目前已入駐抖音商家100余家,累計開展直播1.2萬余場,安置吸納周邊1000余名村民就業。為整合實現旅游和銀器小鎮融合發展,又與湯泉溫泉度假村達成合作協議,投資60余萬元單獨打造出參觀通道,展示銀器的制作過程,讓游客了解遵化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和歷史文化。

圖為張寶鑫作品。記者 王歡 攝

在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的保護上,張寶鑫摸清遵化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發生、發展的歷史沿革及現狀,對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存檔;用文字、音像、圖片等形式對保護對象進行全面、真實記錄;成立遵化滿族金銀器制作技藝研究學會,定期開展活動,培養年輕的金銀器制作技藝人才。

同時,馬蘭峪鎮政府對非遺項目的保護與發展可謂不遺余力。記者在馬蘭峪鎮政府了解到,該鎮實施總投資13億元的金銀器會展中心項目,通過整體設計開發,使銀器商業街、銀器展覽館、銀器電子商務中心、銀器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項目早日落地開工。組織金銀器企業開展技藝大賽,打造北方金銀器重鎮品牌。謀劃實施體驗惠營房農家樂、官房歷史文化、金銀器一條街購物、湯泉沐浴、蘭陽住宿餐飲精品路線游,吸引游客體驗滿族風情和農家特色,真正走出一條民族團結、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非遺項目是我們國家、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將繼續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植傳統,守正創新,突出馬蘭峪鎮‘銀器小鎮’特色,著力打造北方金銀器重鎮品牌。”馬蘭峪鎮鎮長劉振剛擲地有聲地說。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