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建設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_環球觀熱點

來源:沈陽網  

新民市在“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中,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著力推進三產融合、數智驅動、城鄉融合,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2022年,新民市先后獲批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位列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第55位、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第21位。

以三產融合推動鄉村振興

書寫產業高質量發展答卷


(資料圖片)

新民市堅持以工哺農、以城帶鄉,持續向三產融合發展要效益,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堅持重農固本,加大黑土地保護及高標準農田、設施農業建設力度,蔬菜產量穩居全省第一,糧食產量位列全省第三。堅持全產業鏈思維,引導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建設稻米雜糧、設施蔬菜、淡水魚等農業全產業鏈,形成利益聯結、共同發展新格局,年收入5萬元以下村提前清零、10萬元以上村占比83.9%。堅持以工業反哺農業,推動更多牽動力強、支撐力大的項目落地建設,壯大升級造紙包印、醫藥健康、農產品深加工主導產業,加快培育家居制造、裝備制造配套等新興支柱產業,并發揮鄉鎮連接縣、村紐帶及輻射作用,大力推進中心鎮建設,胡臺工業園55個重點項目同步開工,全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5.7%,三大主導產業總產值占比75%。加快一產“接二連三”,做大食品工業,啟動福建盼盼食品產業園、同福預制菜產業園、新民酸菜產業園等三產融合項目,培育壯大冷鏈物流園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食品產業規上產值增速10.7%、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速16.8%,獲批省級農村電商示范縣,三次產業在融合發展中同步升級、同步增值、同步受益。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接近300億元,即將邁入全國經濟強縣行列。

以數智驅動賦能鄉村振興

書寫全面發展新動能答卷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點多、線長、面廣。以“數字+”“智庫+”賦能鄉村振興,新民市著力推動國家省市系列政策舉措落地落實,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打造新民版鄉村振興經驗。強力推進遼寧省數字鄉村試點建設,突破城鄉、部門之間數據標準、權限等瓶頸,累計抓取3000多萬條“三農”數據,打造了“雙底座+N場景”數字鄉村平臺,實現1.4萬戶“一廁一碼”、5.5萬個“一棚一碼”全面覆蓋,并利用數據“新農資”,成功為貸款農戶授信。強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智庫,與中科院沈陽生態研究所、省農科院、沈陽農業大學等20多所國內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對接,成立全省首個縣級鄉村振興研究院,建立“三農”專家人才庫,并開展23項重點課題研究,涵蓋了鄉村基層治理創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等五大振興各個方面內容,把鄉村振興的論文寫在新民大地上。

以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書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答卷

建設美麗家園、過上美好生活是廣大農民的愿景和期盼。新民市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系統工程,堅持城鄉融合、“三生融合”,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實現鄉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全面提升。堅持規劃先行,高質量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完成胡臺核心發展板塊城市規劃,構建了全域統籌、城鄉融合的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堅持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新民環線公路通過省級評審,維修新改建各級公路327.5公里、橋梁15座,促進全域交通路網高效銜接和有機融合;一批供水、污水處理及管網、電力增容等項目實質性推進。堅持改善人居環境,改造老舊小區61萬平方米,惠及9738戶居民;推進“三美”鄉村建設,美麗宜居村占比72.2%;糞污處理整縣推進項目投入運行,3個污水處理廠項目同步啟動,垃圾焚燒發電廠將于年內開工。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遼河、秀水河、養息牧河等防洪提升工程加速推進,林業EOD項目獲得全省同類首筆貸款。

舍我其誰“爭”、全力以赴“搶”、敢于亮劍“拼”、抓鐵有痕“實”,2023年,新民市將持續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市,全力沖刺全國百強縣,在沈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擔大任、勇爭先。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晶 整理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