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沈陽網
打造遼中都市農業名片,建設10個千畝優質糧食園區;推行政務標準化建設,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力爭到2025年,農村養老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10月11日,在“聚焦目標定位勇當振興先鋒”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遼中區區長卜世杰介紹,未來三年,遼中區將在經濟發展、改革創新、開放合作、城鄉融合、城市功能5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1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遼中區將全面提升綜合實力。主要指標年均增速高于沈陽市平均水平,力爭兩位數增長,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城鄉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力爭到2025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0%。
(相關資料圖)
同時,建設10個千畝優質糧食園區、50個示范種養基地,打造遼中都市農業名片;打造楊士崗溫泉小鎮、潘家堡稻香小鎮、六間房玫瑰小鎮、肖寨門肉牛小鎮4個鄉村旅游名片。
2改革創新實現新突破
遼中區將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服務效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推行政務標準化建設,取消無法律依據及兜底材料,審批時限平均壓縮至法定時限的30%以內,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制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
遼中區將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機制,推進新三板上市,力爭注冊資產達到100億元,實現年利稅3000萬元。同時全面推進開發區改革,實行“一區多園”管理,全力推進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和開工建設,引進一批優勢項目落戶開發區。力爭2025年進入省級開發區第一集團。
3開放合作實現新突破
遼中區將推動與中心城區之間的軌道快線建設,實現與市區軌道交通接駁;實施沈西產業通道改造工程,探索推動連接中心城區高速公路取消收費,加快形成綠色便捷的市、區公交網絡,實現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產業區快速通達。
遼中區將打造國家級環保產業示范基地,打造聯結母城沈陽的東北亞國際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沈陽都市后花園。此外還將重點推進京沈對口合作、遼寧—江蘇對口合作,以近海經濟區為載體,策劃“飛地”空間,加快建立先進汽車制造、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等區域合作園區。
4城鄉融合實現新突破
遼中區將加快發展空間融合,建設由新城區、老城區以及茨榆坨組團向東發展、銜接沈陽母城的近海城市發展核心功能區;打造泛珍珠湖文商旅功能片區,發展遼河灣高效生態農業功能片區,建設遼渾蒲現代農牧功能片區。建設“楊士崗、茨榆坨、滿都戶、肖寨門”4個特色中心鎮和55個市級特色專業村,加快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和宜居宜業的生活空間。
遼中區還將全面實施“電代煤”“氣代煤”,有序推動燃氣管網下鄉,提升農村電網標準化、智能化升級。力爭到2025年,農村養老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以上。
5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實現新突破
遼中區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一批老舊小區改造,實施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完善照明、綠化、停車、電梯等設施配套,提升老城區宜居品質。優化交通體系,推進全域公交線網一體化增補公共服務設施。有序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一體化推進城鄉污水處理提標改造,開展“三美”鄉村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試點,推廣糧畜果一體化循環模式。加快生態廊道建設,抓好河流生態封育。
此外,遼中區還將全力打造“舒心就業”“幸福教育”“健康沈陽”“品質養老”四項民生工程,助力沈陽建設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打造面向沈陽的西部都市“后花園”。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劉宏偉
關鍵詞: 未來三年
威海今年全市老舊燃氣管網計劃更新改造24.29公里 已累計完成23.39公里
記者從市住建局城管服務中心獲悉,今年全市老舊燃氣管網計劃更新改造24 29公里,截至9月底已累計完成23 39公里。據介紹,我市運用調查、探
佛山市15個村(社區)獲評2022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
10月10日,記者從佛山市司法局獲悉,近日,中共廣東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中共廣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司法廳、廣
德州市要素保障創新事項清單出臺 從五個方面制定24條措施
日前,我市出臺《德州市要素保障創新事項清單》,從創新能耗指標保障、創新土地保障、創新資金保障、創新環境容量保障、創新數據要素保...
山東每年安排10億元支持創業 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00多億元
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行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宜昌東站新核酸檢測點14個采樣臺位全部啟用 已為36058名旅客開展核酸檢測
10月6日9點半,在宜昌東站一樓出站口,節前正式交付使用的新核酸檢測點,14個采樣臺位全部啟用,旅客依次接受核酸落地檢后出站,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