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環球觀察:年輕工匠專注造幣 精益創新追逐夢想

來源:沈陽網  

張文良,是沈陽造幣有限公司造幣一部維修鉗工、機修班班長,高級技師;沈陽市第十六屆政協委員;第八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工具鉗工冠軍,是“振興杯”大賽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第九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機械設備安裝工第三名;2020年全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裝配鉗工亞軍。


【資料圖】

多年來,張文良參與研發及改進項目達10余項,解決維修技術難題60余項,實施設備改進100余項;自主設計及加工零件200余件,“五小創新成果”50余項。

扎根一線 攻克難題

2013年,張文良入職沈幣公司,成為一名維修鉗工。從此,他一心撲在企業設備維修崗位上,白天在車間里熟悉設備,晚上則學習造幣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工藝方法,全身心研究和保障生產線穩定、高效運轉。

他常說,“身為造幣人,就要勇于為企業排憂解難,為沈幣發展出力?!?017年,為適應普通紀念幣發行需要,企業全面實施包裝方式改革。這一變化使原有聯動線技術參數無法滿足新工藝需求??紤]到原有設備生產企業提出的改造方案周期長、費用高,沈幣公司決定自主改造。張文良當時作為造幣二部項目改造技術負責人,與班組人員一起用7天假期時間,改造、安裝、調試,完成了該項任務,滿足了工藝質量要求,為企業生產贏得了主動。

“泰山幣”是普通紀念幣向異形幣發展的一次重要嘗試和重大突破。紀念幣形制的改變對包裝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原來的紙卷包裝改為了塑料筒包裝。在此過程中,張文良再次擔任部門包裝線改革攻關小組機修組長。雖然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等多重壓力,但他下定決心要將包裝線攻關工作拿下來。為此,他馬上發動班組人員,投入攻關之中,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完成了包裝線改造任務,提高了包裝機精度,制作安裝了包裝機自動推送裝置。

大膽創新 不斷突破

張文良勤于思考,善于在工作中發明創造,進行技術創新。他憑借著對產品及設備的熟悉,大膽革新,完成某幣提升品設備改進、某幣包裝盒設備改進等多個改造項目,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2018年,他帶領團隊7人歷時6個月成功研發了公司首臺紀念幣拆卷機試驗樣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2020年,沈幣公司承接新業務,急需一臺拆卷機,時間緊迫,張文良決定由自己牽頭來設計制造拆卷機。雖然之前有過相關工作經驗,但這次“真刀真槍”地比拼,依然有很多困難和挑戰。指令要求下達后,張文良團隊用了不到40天時間,便自主設計制造出一臺全新的拆卷機。經過實際使用,工作效率比人工拆卷整整提高了3倍。

精益求精 匠心傳承

張文良雖然是“90后”,但是對“工匠精神”卻有著深刻的理解,他不僅用雙手創造零件精度,更用雙手打磨人生“精度”。

在一次超級技工電視大賽中,張文良以最快的速度用鉆頭在生雞蛋上鉆孔,殼破而膜不破。在全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中,張文良經過7.5個小時的鋸割、銼削、鉆孔、裝配……最終加工精度達到0.002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的三十五分之一,這就是張文良的“絕活”和對“精度”的追求。這個追求,在賽場上,也在他的日常工作中。

“張文良勞模創新工作室”吸納了大量公司技術骨干,他將自己的“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他經常結合實際問題,創新思路開展研究討論,帶領大家開展技術攻關和研發設計。他還鼓勵大家持續更新理論知識、參加比賽訓練,以迅速提升技能。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工作室一名成員在第十二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機修鉗工比賽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何強/文 王雁/攝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