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全球動態:他們用作品對話的形式展現兩代魯美人的藝術造詣

來源:沈陽網  


(相關資料圖)

一禽一鳥,一草一木,一景一境,皆氣韻不凡,而又風格獨具。8月20日,由沈陽日報社主辦,沈陽日報美術館、沈陽日報書畫院承辦,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學術支持的“藝道同源——楊德衡楊光邁父子畫展”在沈陽日報美術館開展。這是一次頗為特殊的畫展,從魯迅美術學院走出的畫壇父子、兩代藝術家,用他們的作品讓參觀者大飽眼福。在楊光邁看來,此次展覽既是兩代畫家的階段匯報,也是父子之間的藝術對話。

首在沈陽辦聯展

翻看履歷,楊德衡1964年畢業于國畫系,楊光邁1997年畢業于油畫系。父子二人雖然所學專業、創作理念以及藝術語言不同,但魯美的傳統對他們的藝術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二人在藝術創作上有著“師造化、師古人、得心源”的共同點,可謂“藝道同源”,這也正是此次展覽名字的由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楊德衡與楊光邁首次在沈陽舉辦父子聯展。本次展覽將持續26日,展出作品共計126幅,其中楊德衡的作品49幅,楊光邁的作品77幅?!拔业膮⒄棺髌烦恕兜鞠慵竟潯返任宸f作外,其余均為80歲之后的新作。比如大雁題材的《不被打擾的相逢》,是我第一次采用6幅通景屏的形式,表現環保主題。還有《鴨綠江圖》系列畫作,是我滿懷著對出生地丹東的熱愛而創作,目前已完成11幅?!睏畹潞饨榻B說。在展覽現場,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還看到了楊德衡擅長的“鶴畫”以及應景虎年創作的“虎畫”等,無不體現了他在藝術上開拓創新的精神。

與父親的風格不同,楊光邁的作品偏重于油畫、丙烯、水墨等多種材料的綜合運用,此次參展的作品主要經歷了寫實時期、抽象時期、新繪畫時期的風格演變?!拔业膭撟黛`感主要基于主動觀察,我去過西藏、新疆、甘肅、四川、云南等地進行實地體驗和戶外寫生,作品也多在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睏罟膺~說。

父子倆亦師亦友

四十多年來,楊光邁始終將父親視為自己的人生燈塔,“我從4歲開始接觸繪畫,從那時候起,我就立志長大后要當畫家,父親就是我的榜樣。”那么,為何沒有繼承父親的國畫專業而是選擇了油畫?楊光邁打趣說:“父親在專業領域畫得太好了,所以我只好‘另辟蹊徑’。”多年來,父子倆感情深厚,盡管分隔兩地,楊光邁常常會與父親通話,切磋交流,“我們的關系是亦師亦友,經常會在藝術創作上給對方提意見?!?/p>

在楊德衡心中,兒子是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最驕傲的“作品”。如今,年過八旬的楊德衡依然在畫壇上傾心探索,耕耘不輟,“我時不時給自己出點兒難題,挑戰自我,盡力釋放余光余熱?!鄙蜿柾韴?、沈報全媒體記者 懷燁 文并攝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