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全球視訊!老舊小區改造為文明城市創建增光彩

來源:沈陽網  

“現在路修好了,路燈亮堂了,下水道也不堵塞了,小區環境煥然一新,看上去特別舒心!”8月8日,和平區西塔小區居民張穎對改造后的小區很是滿意。

隨著改造工程的即將完工,之前的老舊小區正在發生變化——過去亂種的小菜園不見了,凹凸不平的路面平整了,小區還新增了帶有民族特色的入口大門、新中式屏風等景觀。


(相關資料圖)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今年以來,沈陽市結合“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和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工作,緊盯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老舊小區475個,共計2717棟、總建筑面積1213.6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9.8萬戶,全力改善群眾生活質量和城市發展品質。

小區改造 尊重居民意見

“老舊小區最需要改什么、怎么改,小區的居民最有發言權?!睘榇_保老舊小區改造得民心、合民意,市房產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老舊小區改造真正由“為居民端菜”轉變為“由居民點菜”。

改造前,各級房產部門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業主委員會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相關政策,廣泛征求群眾改造意愿,將方案圖、效果圖在小區內進行多輪公示。改造中,邀請群眾擔任義務監督員,加強對改造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監督,切實保障大家知情權、參與權,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通過全面的宣傳發動,變“要我改”為“我要改”,營造“過程居民參與、成果居民享受、小區共同維護”的良好氛圍。

居民全程參與沈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決策、建設和管理,每個點位組建“居民義務監督小組”,請居民坐在一起,搞“小板凳工程”。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調查問卷1.7萬份,召開座談會260余次,采納合理化建議875條,根據居民意愿量身定制“需求清單”,給居民“菜單式”的選擇,采用“一事一策”“一區一策”,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同時,沈陽夯實“人民設計師”機制。各區政府已選聘了129名“人民設計師”,每個老舊小區改造前在充分聽取居民建議的基礎上,“人民設計師”對設計方案修改完善,確保設計方案既尊重居民意見又符合設計標準。

共享成果 補齊設施短板

老舊小區普遍存在水、電、路、燈、管網、消防等基礎設施落后,停車場、活動廣場等配套不足的問題。沈陽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改造原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定了“一拆五改三增加”的主要改造內容。

在具體改造中,沈陽重在拆除違建;重在實施“上改下”、屋面防水和節能改造、各類地下管線改造、道路改造、綠地改造;重在增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服務用房、增加休閑座椅等“城市家具”和城市書屋生活娛樂設施、增加消防和監控等安全設施。改造類型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和后續管理類,多措并舉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同時,沈陽不僅補齊了老舊小區配套設施短板,還不斷完善區域服務功能,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同步實施背街小巷改造,打造完整社區等工作。

老舊小區改造為了居民,改造成果由全體居民共享。老舊小區下水道不堵了、道路新鋪了、進出口暢通了、停車規范了、屋頂不漏水了、違建不見了、秩序有人管了、遇事有地方協商了……看著小區一塊塊短板被補上,小區一天天變得更亮麗,居民們喜笑顏開,為身邊一點一滴的變化點贊。

改管并重 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改造中,沈陽堅持拆舊更新與文化傳承相結合,宜拆則拆、宜留則留,建立存量利用和傳承發展的協同機制。老舊小區改造在完善居住條件、提高環境品質的同時,把展現城市特色、延續城市文化脈絡結合起來,如大東區萬壽小區以“兩鄰”文化為改造特色,和平區西塔小區以“朝鮮族文化”為改造特色。

除了為老舊小區增加文化味外,沈陽還探索老舊小區智能化管控,對重點示范小區安裝智能高清監控系統,監控信息集成到電腦端和手機App,實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

老舊小區改造堅持改管并重,落實后續管理,健全造血功能,建立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管理機制。在具體實施中,強化黨建引領,深化“兩鄰”基層治理,積極打造“紅色物業”服務項目,為群眾構筑起鄰里守望的“紅色堡壘”。

改造前,先確定好管理單位和服務標準。探索專業物業企業管理、業主自治管理、保障型管理、社區管理等不同管理模式,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改造成果。鼓勵國有物業企業提供保障型物業服務,為改造后的老舊小區提供兜底服務。

“相較于去年,今年的改造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但我們會通過精心組織、積極協調、全力推進,力爭到9月末,475個小區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市房產局相關負責人說。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于海

關鍵詞: 老舊小區 文明城市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