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沈陽網
常言道,食有魚,出有車,有以為家,但是常言往往流于表象,其實還應加上居有信。
回頭可見,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便捷與高效,若有想見的人、想說的話,無論風雨如晦還是宦游獨釣,早已無須舊時鴻鯉傳情那般費力,發個語音、開通視頻,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即時連線。于是這讓寫信變得更難了。
手談本身即因文字交流的形式而彌足珍貴,在很多年前,有很多人寫信其實是為了辦事,而不是為了傳情達意。
(資料圖)
如今,當書信的通訊工具屬性被極大稀釋,安居之余,能夠收到遠方的來信,說明這人得有好朋友,這好朋友得有手談的特質,兩人之間更得有默契,有情致,有心事。
家有來信,實在是精神生活高配的一種標簽了。
不久前,胡世宗為春風文藝出版社撰寫《文化名人書系》的幾本書,寫到他熟悉的劉白羽、臧克家、浩然、李瑛、魏巍等老友故人時,整理、翻看了有關他們的資料,還有那些被歲月摩挲微微泛黃的書信。
世間諸多佳句好言,往往出于尺牘;人生的諸多側面,也存真于此,所以書信當然更是一種財富。
翻看書信,是幸福的,記憶深處的東西歷歷而來。
開發票
胡世宗的家里保存著各個年代眾多親朋好友的信,幾個紙箱外加提兜若干,至少有兩千多封。他寄出的信差不多有來信的兩倍,五千多封是會有的。
胡世宗的戰友洪保秀曾說,“哈,胡世宗寫信寫稿,像開發票似的!”變相夸胡世宗文字寫得多、寫得快。
根據郵戳上的印記,來信大多郵發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那時,胡世宗尚在部隊生活,而通信也是兩地間的人思念互動、傳遞友情的主要方式。
在走入軍營的前夕,胡世宗收到詩人曉凡熱情洋溢的信,信中曉凡說:“希望你在部隊里堅持業余創作,‘成就’是從不使‘勤奮’失望的!”入伍到軍營后,胡世宗還收到沈陽日報解明老師的信。解明這樣鼓勵胡世宗:“祝福你——一個光榮的戰士,當我再次見到你時,愿你不僅仍是一位樸實、寡言而內心充滿火焰的青年人,而且胸前閃爍著光榮的獎章。”
緊張訓練之余,胡世宗經常翻看師友們的來信,它們讓他不要懈怠,努力奮斗向前。
第一封信
至今,胡世宗還清晰地記得他人生中寫下的第一封信。15歲那年,他寫了一首詩,標題是《給阿拉伯小朋友》,懷著對文學的熱愛和夢想,胡世宗將這首詩以信的方式寄給了遼寧日報社的編輯,不知編輯的名字,他只在信封上寫“遼寧日報編輯收”。在信中,胡世宗懇請編輯審看他的小詩,希望得到編輯老師的指導。
那封信寄出二十多年后,胡世宗獲知,當年信是由時任遼寧日報副刊編輯彭定安先生拆封審閱的。彭先生把這首小詩編發到了1958年8月17日《遼寧日報》上。小詩的發表,給胡世宗的文學創作開了一個好頭。
后來的那些故事、胡世宗在文學領域的建樹,都與青蔥少年那封裹著小詩的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函抄集
當年,頗有一些人不喜歡拍照,說拍照片會帶走人們的緣分,比如很多人只要拍過合影,很快便會分開,報紙上的“老照片”版面上,好多這樣的故事。但是寫信卻不一樣,信去了,人往往很快便會來,縱使信里沒有約見的意思,這可算是書信的一種魔力吧。
由于生活和寫作的原因,胡世宗經常會收到一些重要信件。無論名家還是文學愛好者的來信,胡世宗從不隨便丟棄,全部珍存。
“這些信都非常珍貴,必須保存好?!焙雷谠S多次提醒自己??墒切偶臄盗颗c日俱增,怎樣才能最妥帖地將它們保管好,以便日后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便捷地找到它們?抄!
打定主意后,胡世宗把信件原封不動、一字不落地抄到一個本子上。標題就是“某某的信”,然后在括號里寫上來信的年月日?!靶啪褪呛?,抄信就是抄函,也是函抄?!庇谑?,胡世宗用來抄信的本子,自然就叫《函抄集》了。
見字如晤
文如其人,字通其性。閑暇時,胡世宗會經常翻看昔年好友們的來信,而每一次的回味,都恰似與過往相擁。
原總政文化部部長、詩人李瑛,從1965年到2018年逝世前的幾個月,始終與胡世宗有書信往來。算來李瑛一共給胡世宗寫了138封信。信中,他們談詩,談生活,談工作,無所不談。在胡世宗眼中,李瑛職務那么高、工作那么忙,但他的信無比真誠、直率,很是親切和從容。
還有浩然的信,也是那種無話不說的。在寄來的近50封信中,浩然將包括家務小事,內心對大起大落的世事感應,都一一在信中向胡世宗表達。這些信,有浩然在創作鼎盛時期寫的,有在徘徊、苦悶時期寫的,也有東山再起后在長篇力作《蒼生》問世時寫的。而在苦悶的時日里,浩然曾在信中向胡世宗透露過輕生的念頭。
還有李松濤的信、陳冠柏、李存葆、阿紅、詩人劉征的信,胡世宗都能在親密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友人的時時掛牽,“見不到人,收不到信,那想念比熱戀中的男女都真摯火熱。”
記憶深處
漫長的歲月中,那些被時光塵封的美好瞬間,有了書信的專屬連接,無數次地喚起胡世宗心中無限的掛念。尤其是當這些記錄著日常點滴的書信齊刷刷在胡世宗面前鋪展開來時,頓時勾起了他記憶里與昔年老友、同事、家人的樁樁往事。
那個熟悉農民、有農民善良淳樸氣質的農民作家浩然。一次,胡世宗到浩然家吃飯,有一?;ㄉ椎舻降厣狭耍迫幌乱庾R地蹲下去撿了起來,把花生米的皮兒搓掉后,很自然地扔進嘴里。
臧克家特別有愛心,他和老伴一起資助了好幾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有的一直到高中畢業。而對自己,臧克家又是極為節儉的。一次,胡世宗晨起到臧克家拜訪,看到臧老的早餐,兩三個油炸的饅頭片、一小碗粥、一碟小咸菜,十分輕簡。
交往里的劉白羽,是一個特別喜歡讀書的人。1991年,胡世宗陪劉白羽到東北旅居兩個月。當時劉白羽和老伴隨身帶的七八個手提包,有五個裝的全是書,有巴金的、赫爾岑的、蕭紅的、川端康成的,還有希臘羅馬神話……
私人信箋
近來,胡世宗也較少用信封、信紙完成與朋友之間的文字交流,大都改為線上。但書信仍是他留給自己和朋友詩意生活、袒露心扉的空間。每次在給別人郵寄快遞書籍時,他都會用紙質信箋寫上幾句話。
胡世宗的私人信箋,有一種是綠色豎格的,是南方一位專門從事此類信箋設計的朋友給他設計、印制的,款頭印有“胡世宗專用信箋”字樣,紙很薄,紙質很好,可以用毛筆寫信,然后蓋印章,很鮮明。
隔了一段,胡世宗又請人設計了新版的私用信箋,款頭顏色是淺灰的,胡世宗三個大字透白,與綠色豎格最大的區別在于,新版信箋上印有胡世宗微笑著的木刻肖像。信箋的右下角還有三行小字,上寫胡世宗的郵編、地址、電子郵箱地址、QQ號、微信號、手機號和宅電,像一張有個性的大名片……
曾經,遠來的文字里閃閃爍爍,藏著只屬于兩個人的情感密碼;如今,靜下心來,把紙張舒展,筆尖并沒有干銹,仿佛正在涌出多彩的光華,“見字如晤”仍是動人的語言。
文/關彤韓撲
關鍵詞:
集實名制管理!邢臺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正式啟動
日前,邢臺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對市本級26個新建項目負責人和勞資專管員開展專項業務培訓,并正式啟動邢臺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
最高補貼3200元!湖南明確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
今天,三湘都市報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該廳聯合省財政廳聯合發布《關于明確湖南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的通知(試行)》,進一步完善勞動...
已發現隱患50余處!合肥全市高架橋梁墜物隱患專項排查行動
近日,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組織展開了全市高架橋梁墜物隱患專項排查行動。目前,已發現隱患50余處,接下去將跟蹤病害治理、隱患處置情況,...
重磅!2022年蘇州市法治社會建設工作要點公布
日前,蘇州以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名義印發《2022年蘇州市法治社會建設工作要點》,在《蘇州市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
洛陽到2025年將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風險防控新格局
8日,記者從洛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洛陽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21-2025年)》日前印發,明確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與形勢,對地質災害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