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致敬核酸檢測背后的“病毒獵人”

來源:沈陽網  

疫情洶涌而來,在各個核酸采樣點,都可以看到“大白”忙碌的身影,但還有一群“大白”,他們在看不見陽光的地方,每天幾乎都與病毒“零距離”接觸,他們就是負責核酸樣本檢驗的檢驗員們。

無數次重復都是為了萬無一失

陳欣是沈陽市骨科醫院檢驗科的一名檢驗員。2020年12月,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檢驗科專門成立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抽調出6人專門從事核酸檢測。一年多來,檢測過多少樣本,陳欣和同事已經記不清了,但他們知道,無論多么枯燥單調,他們每天重復著的這些動作,是守住沈城健康大門的最后一道防線。

大家只知道做完核酸采樣,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在手機上查到結果,可不知道的是這其中的檢驗過程有多么繁瑣,要傾注檢測人員多少汗水。核酸檢測要經過采樣、收集標本(送到指定實驗室)、簽收標本(錄入系統)、提取核酸、配制試劑、加樣、上機檢測、對照錄入等多個環節,檢驗員一次要操作上百份標本,在精力高度集中之下,幾個小時便會筋疲力盡,防護服常常被汗水浸透。

即使超負荷工作

也要打贏城市保衛戰

核酸實驗室每天正常要檢驗樣本1000份左右,混采時最高能達到8000份左右。一批只能做90管樣本,大約需要兩小時。最大的工作時長要達到20個小時,平均工作時長也要在18個小時左右。

因為防護服有效的保護時限只有五六小時,為了節省成本和時間,檢驗員們都選擇不中途更換防護服,通常都是一次連續工作五六小時。為避免這期間上廁所,檢驗員們在上崗前一兩個小時內就不能喝水吃東西。七八小時下來,經常是又累又餓。

檢驗科科長商志軍負責把每天的檢測結果上報給有關部門,所以,他每天都需要到科里完成這項工作。一年多來,他放棄了所有節假日。工作量大的時候,他經常在單位連續工作幾天不回家,衣服都來不及換洗。平時也經常是后半夜才回家,每天只能睡四五小時。

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下,大家的免疫力都在下降,加上經常被防護服捂著,陳欣不久前就患了蕁麻疹,發燒38℃多。但他們都在咬牙堅持著,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查出病毒的最后一道防線,守住這道防線,才能給更多的市民以平安。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劉東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