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網絡貸借貸廣告“套路”多

來源:沈陽網  

互聯網時代,各網絡平臺App的借貸廣告無處不在,從平臺借錢無門檻、無抵押,注冊到提交分分鐘可以搞定??墒?,也有很多消費者因互聯網貸款利率過高、費用不透明、存在誘導超前消費等問題而被“套路”。

監管部門遏制金融產品網絡營銷亂象

去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發布《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遏制金融產品網絡營銷亂象,更好地維護金融市場秩序,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2年1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2年首期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注意防范此類侵害金融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財產安全權的“套路”行為。

風險提示指出,在貸款營銷中,部分平臺存在息費不透明、不明示年化綜合資金成本、還本付息安排等現象,有的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取了高額費用,有的借款人遭遇了砍頭息,貸款后發現還須支付擔保費、服務費、保險費等,真實的貸款成本很高;在購物、媒體、社交、游戲等互聯網場景中借貸產品廣告泛濫,平臺直接提供貸款服務或為貸款業務引流以完成流量變現,在產品推廣、展示或支付等環節誘導消費者優先使用消費信貸。

互聯網貸款“套路”侵害消費者權益

風險提示指出,一些機構或平臺基于自身大數據資源優勢對消費者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和濫用,引導甚至操縱消費者需求,比如不顧消費者綜合授信額度、還款能力、還款來源等情況,一味地誘導消費者借貸、負債、超前消費,這種利用優勢地位不當誘導消費者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也侵害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權。

生活中,在購物支付時,一不小心“被貸款”,這種經歷不少消費者都有過,部分機構在互聯網頁面中暗藏各種“套路”,給消費者自主選擇設置障礙,對消費者來說,有時一不小心還會“被貸款”、“被分期”,負債后很容易“被征信不良”。

市民小陳收到某App平臺的通知,得知自己賬戶上有一筆100多元的欠款,但小陳并不知道這筆欠款的由來。經與客服溝通后才了解到,之前自己在這個平臺上訂過外賣,付款時誤操作開通了月付后,后來未按時還款而產生了逾期手續費,逾期還會在征信報告中留下不良記錄。沒想到一份十幾元的外賣竟然會給自己帶來這樣的“麻煩”,這令小陳苦不堪言。

警惕“套路”營銷全力守住“錢袋子”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示消費者:警惕隱瞞風險、模糊費用等虛假宣傳,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需求購買金融產品。所有貸款產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化利率;保險產品應載明保險責任、除外責任、保險金賠償或給付等影響投保決策的重要事項。消費者應從正規機構、規范渠道,根據自身需求和消費能力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

警惕過度負債風險,合理合規使用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不要無節制地超前消費和過度負債。樹立誠信意識,不違規將分期、小額信貸等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用于理財、投資、還貸等非消費領域,避免“以貸養貸”“以卡養卡”。

警惕非法“代理維權”侵害,謹慎簽字、授權等,選擇合理合法途徑維權。注意閱讀合同條款,確保自己了解所簽署或授權的金融服務協議內容。不要輕信“退保理財”等說辭。

警惕“債事服務”等名義的詐騙侵害,正確看待、依法解決債務問題。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王麗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