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沈陽蘇家屯: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治理現代化發展

來源:沈陽網  

強引領、優服務、樹品牌。近年來,沈陽市蘇家屯區緊抓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組織建設、班子建設,全方位提高村干部干事創業能力和動力,探索出了一條抓黨建促治理、抓黨建謀振興的鄉村發展之路。

強組織、優班子,打造干事隊伍

為構建一核多元、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區域化黨建共同體,實現全域內“事事有人辦、活動共參與、服務全民享”的互聯互通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格局,蘇家屯區通過緊抓創新體制機制,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蘇家屯區統籌區、街道、村三級黨組織構建,將區域內關系互不隸屬、層級高低不同、領域多元多樣的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統一納入街道“1+X大工委”,并通過定期聯席議事、強化服務職能,不斷構建組織生活聯過、社會治理聯抓、公益事業聯辦、黨建資源聯用、文體活動聯誼的工作體系。

與此同時,蘇家屯區以黨組織和黨員為主線,創新推行“1+1+N”運行機制,形成街道提供日常指導、區直部門力量下沉、職能部門整合資源、村提供基礎服務的四方聯動模式,健全完善區域內各類黨組織溝通交流、協商議事的橫向互動機制和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的縱向合作機制,真正做到責任在一線落實、調度在一線進行、問題在一線解決。

為造就一支能力強、素質高、作風好的村干部隊伍,蘇家屯區委精心謀劃、嚴格篩選,在村“兩委”換屆工作中,優中選優配強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下降4歲,高中以上學歷人數增加33%,實現了年齡學歷的“一降一升”,除下派書記的7個行政村外,100%實現了書記主任“一肩挑”。

(轉自2021年12月31日新華社《黨建觀察》)

強黨建、創品牌,助力長效發展

蘇家屯區有效運用黨員領導干部與村結對包保機制,積極構建基層社會治理“四級網格”體系,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逐步向下延伸,形成由街道領導包村、“兩委”班子包片、黨小組長包塊、黨員包戶的包保模式,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中心戶的先鋒模范作用。并深入實施軟弱渙散鞏固提升工程,持續采取“四個一”幫扶措施,幫助7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精準施策、合力整頓;堅持“一個問題一個對策,一個村黨組織一個方案”的原則,按時間節點倒排工作表,統一謀劃,逐村制定整頓方案,確保其按期銷號,順利轉化。

蘇家屯區圍繞“黨建陣地建設”“黨員教育培訓”“服務經費保障”三大領域,逐年加大基層黨建工作經費投入力度。在每年按照不少于2萬元的標準落實黨建工作經費的基礎上,近3年來,向馬耳山村、互助村、楊城寨村等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示范點協調下撥經費200余萬元,推進村組織活動場所達標升級。

為積極引導黨組織書記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努力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蘇家屯區全面開展以“固本培元”“提質進位”“引領示范”為主要內容的“黨旗飄揚、書記領航”工程,全力培養專業化、高素質黨組織書記隊伍,打造品牌化、示范化黨建項目品牌。目前,有200余個農村黨建項目進入全區黨建項目庫,“開展農民黨員‘三亮’工程,助力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聚力打造‘三個陣地’ 探索黨建產業融合”等7個優秀項目已列為區級重點培育對象。

聚人心、引資源,旺產業促振興

通過加強陣地建設、優化班子力量、打造品牌項目等方式,蘇家屯區激發鄉村治理活力,村黨員干部更是帶頭搞產業、做服務,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百姓辦實事,聚攏人心助力鄉村振興。

走在蘇家屯區永樂街道,路兩旁種植葡萄、生菜、芹菜的設施大棚隨處可見。為了提高百姓積極性,街道所有村支部書記率先試點,親自扣大棚、種果蔬,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如今,僅寶相屯村靠種植大棚生菜,一年就可實現銷售收入4500萬元。

永樂街道還積極爭取各方資源,全域參與跟黨一起創業,打造16公里生態農業觀光走廊;做強設施農業,發揮永樂“香野”牌果蔬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引領作用,發力食品深加工,延長葡萄種植產業鏈條;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寶相屯村和楊樹林子村光伏發電項目年收益近20萬元目標。

蘇家屯區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主體作用和廣大黨員主體性,在原有“紅色先鋒”黨員志愿服務隊基礎上,創新打造帶有區域特色的“蘇區先鋒”黨員服務隊243支,招募黨員志愿者8418人,創新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在農業技術支持、村屯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任務中,給位子、促作為,激發黨員隊伍源源動力。

關鍵詞: 發展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