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如何看待大學課堂上的“無名氏”?

來源:中國青年報  

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師,學生自然而然會樹立起學習目標,心里的空虛和迷惘會大大減少,不會想要通過獲得教師表面上關注,尋求慰藉;不會囿于自己的小世界,糾結“有名”或“無名”的問題。

前幾天,我們課堂上討論了大學“無名氏”現象,學生在大學中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和認可,作為“無名氏”寂寂無聞。

進入大學前,很多學生缺乏自主性,他們以耳提面命的老師、形影不離的家長為尋常。乍到大學,面對寬松自由的環境,他們無所適從。學習上無人指導,社交和生活也全靠自己,如果找不到明確的目標或精神支撐,學生難免心生困惑,感到迷惘。

大學教師作為長輩和權威,是最理所當然的對象,一旦學生無法從教師處獲得預期的承認,就會產生心理落差,焦慮和迷惘也進一步加深。說到底,“無名氏”成為問題,更多地牽涉學生心理層面,在我看來,好的大學教師,是不會教出“無名氏”學生的。

好的教師就像是一座高山,山本身固然吸引人,但登山者更想要的是通過攀登,看到山頂的景色。接近教師不應是學習目的。通過教師,窺得其所在學科或領域的魅力,進而產生興趣,想要在學術道路上探索下去,才是作為學生所需要的。

“無名氏”的焦慮與迷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沒有明確目標。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師,學生自然而然會樹立起學習目標,心里的空虛和迷惘會大大減少,不會想要通過獲得教師表面上關注,尋求慰藉;不會囿于自己的小世界,糾結“有名”或“無名”的問題。

良好的師生關系主要體現在精神層面。教師在學術上傾囊以授,在品格上身正行端,學生在尊敬教師的同時,潛心于學術,提高品德素養。至于記住學生名字、對學生展露關心愛護的姿態,都只是表層,不是教育的目標。作為成年人,學生不應該為得不到關注而沮喪焦慮。內心的強大和堅定,才是“無名氏”學生所需要的。

大學校園中的“無名氏”現象使我聯想到社會,大多數人在社會生活中,其實也是寂寂無聞、無人問津的“無名氏”。一些人不甘于“無名”,急于獲得社會認可或關注,而自身又沒有太多“干貨”,便想走捷徑,通過一些夸張、荒誕甚至越軌的行為,借由網絡渠道迅速傳播,以期得到更多的關注,謀取所謂“名聲”或利益,互聯網上的一些亂象便由此產生。

化解校園“無名氏”的焦慮,光有好教師還不夠,學生的自身素養也很重要。不是說要所有學生都去接近教師,拼命給教師留下印象,而是指學生的態度。如果學生自己不愿意主動學習,不能夠主動思考,無法擺脫浮躁,沉潛下來,空有好教師,“無名氏”學生依舊會存在。(作者:劉昱辰)

關鍵詞: 無名氏 大學課堂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