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制法律網
一、行政確認的原則
(一)依法確認的原則
行政確認的目的在于維護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因此,行政確認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行,遵循法定程序,確保法律所保護的公益和行政相對人權益得以實現。
(二)客觀、公正的原則
行政確認,是對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的證明或者明確,因而必須始終貫徹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允許有任何偏私。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監督、制約機制,還須完善程序公開、權利告知等有關公正程序。例如,《公證暫行條例》專設一章“辦理公證的程序”,在第25條中規定:“公證處拒絕當事人申請辦理公證時,應當向當事人用口頭或者書面說明拒絕的理由,并且說明對拒絕不服的申訴程序。”
(三)保守秘密的原則
行政確認往往較多地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盡管其確認程序要求公開、公正,但同時必須堅決貫徹保守秘密的原則,并且,行政確認的結果不得隨意用于行政管理行為以外的信息提供。
二、行政確認是否可訴
行政確認的主要形式有確定、認可、證明、登記、批準、行政鑒定等。依據受理內容的不同,行政確認可做出如下分類:
(一)對法律上主體資格、身份及法律地位的確認,如通過藥品經營企業登記對企業經營主體資格的確認。
(二)對權屬的確認,如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確認;對房屋所有權的確認等。
(三)對法律關系的確認,如婚姻登記就是對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的確認。
(四)對法律事實的確認,如出租車出城登記就是對出租車駕駛出城這一法律事實的確認。
(五) 對法律責任的確認,如醫療事故鑒定、交通事故的認定等。
(六) 對能力的確認,如技術鑒定即是對個人是否具有從事某種行為的能力的確認。
(七)對行為的法律效力的確認,如復議機關撤銷被提起復議的行政處罰就是對該行政處罰違法性的確認。
三、行政確認是什么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通過確定、證明等方式決定管理相對人某種法律地位的行政行為。例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醫療事故責任認定,傷殘等級的確定,產品質量的確認。行政確認有穩定法律關系,減少各種糾紛,保障社會安定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重要作用。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通過確定、證明等方式決定管理相對人某種法律地位的行政行為。例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醫療事故責任認定,傷殘等級的確定,產品質量的確認。
馬尾人注意:開始嚴格監管! 觀焦點
馬尾人注意了!重要通知!事關噪聲污染,今日起重罰!嚴管!
每日快訊!無人機操控技術與實踐_關于無人機操控技術與實踐介紹
無人機操控技術與實踐,關于無人機操控技術與實踐介紹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無
天天資訊:連州計劃免費培訓 千名“縫紉巧手”
“感謝政府給了我們這么好的政策,可以免費學習到一技之長?!?月23日,正在連州市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縫紉技
*ST凱撒:控股股東被動新增平倉,第一大股東變更為海航旅游
5月23日晚間,凱撒同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ST凱撒,000796 SZ)發布公告稱,公司于5月23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
不可缺“濕”的生態之美!一起暢游大灣區濕地公園_今日要聞|焦點要聞
南方網訊(見習記者 盧玲玲實習生 龔湘怡)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