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懂車帝
隨著九月開始,我的某比亞迪車型需要進行續保,讓人無語的是,在上一年沒出險的情況下,很多保險公司的報價堪比剛買新車的時候,有的保險公司甚至直接表示“系統無法錄入”,后咨詢同車車主才知道因為該車型出保率與維修系數太高導致,很多車主都遇到了與我相同的情況,甚至拒保的公司都是同一家。
無論車主們愿不愿意承認,同價位新能源車型保費普遍比油車要高,當然其中會有一些特殊的存在。比如我們的工作用車理想L7保險價格較低,據內部人士透露主要是理想出保次數少帶來的保率系數低,不過大部分新能源車型都要忍受保險行業帶來的高費用。
新能源保費上漲是行業共識
【資料圖】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7月份,我國新能源新車滲透率已經超過了36.1%,要知道去年同期國內新能源滲透率僅為26.8%,一年的時間提升了近十個百分點,并且還在持續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如今國內大部分廠商都把新能源車型當成了接下來的重點目標,今年你已經很難找到全新的純油車系列了,大部分廠商對油車都是應付式的改款,油車與電車新款的失衡更是助長了新能源的滲透。
新能源保有量特別是新車數量的上升讓一眾保險公司都吃的盆滿缽滿。8月28日,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發布2023年中期報告,報告顯示新能源車險方面,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新能源車險總保費同比增長超過228.7%;
不僅僅是眾安,人保財險上半年保費收入達到了126億元,而新能源汽車保費中的占比已經提升至28.3%,增幅明顯;
太保產險發布的財報中顯示旗下新能源車險的保費同比增速達65.1%。
可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新能源既是天使也是惡魔,因為新能源車險的保費高增長并沒有帶來高利潤,反而讓很多公司虧損加大。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表示,“新能源汽車出險率高達30%,遠超燃油車19%的數據,而且平均賠付金額7201元,比燃油車高大約600元,以至于太保新能源車險成本超過了100%”
去年發生的一件趣事更是印證了保險公司對新能源車型的看法。一臺極星2因為事故原因需要更換其中的電池部分,可4S店最終報價54萬元,而這臺車當時的發票價格才不過三十萬出頭,可以說創造了保險行業維修費大于車損的歷史。
車企入局解不了高保費
因為保險行業對新能源車型的歧視,越來越多的車主把目光看向了準備著手入局保險行業的車企們。蔚來此前已經完成了對匯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收購,拿到了進入保險行業的敲門磚——保險牌照,并為此專門成立了子公司——安徽蔚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小鵬早已經正式組建了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并且注冊資金超過了5000萬,并且小鵬啟動保險相關的事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
像特斯拉、理想、比亞迪等實力車企均涉足車險行業,等到合適的契機一定會全面鋪向市場。但它們的入局是不是代表著新能源高保價問題被終結呢?
車企進軍保險行業是有先例的。早在二十年以前,美國通用就嘗試在當地推出車企保險,當時的通用已經穩坐美國頭部車企的位置,手中握有大量的客戶資源,保險通過大量新車的售賣自然也很快推廣了出去,照理來說,擁有客戶、渠道和數據的通用應該在保險行業一馬平川,但實際情況卻完全不同。
自己做保險必然涉及到整個車企的售后部門、維修部門之間的聯動,但在利益分配上,保險部門、售后部門、維修部門出現了較大的分歧,在理賠過程中維修部門恨不得按照最高收費標準維修,但保險部門自然不愿支出太多的維修費用,而這種拉扯加大了售后部門與用戶的溝通成本,最終造成了保險業務流產。
現階段新能源車企們入局同樣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然而就算你能克服部門之間的協同,還有一項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保險的制定是一項很復雜的算數,其中包括了車型情況、品牌情況、車主情況、上一年出險情況等等,不同的保險公司對同一臺車會出現不同的計算系數,這一切背后的支撐都是大量的數據計算,然而對于一個剛剛入局的“新手”來說,這部分能力一定是比較弱的,甚至某些車企可能出現虧本的情況。
并且新能源車處于蓬勃上升期,隨著時間推移,風險差異變化也會越來越大,車企們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初的定價一定會高于整個保險行業,也就是說,車企入局保險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你幾乎是很難在它們手上買到低價的保險。
對于保險行業而言,車企的入局或許會打亂它們固有的模式,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多的競爭者一定會在未來某一天帶來更大的優惠,或者這才是大家期待車企們加入保險行業的原因。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www.www6417000.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