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中國深空探測,邁向更深更遠處 世界快訊

來源:中國科學報  

火星全球影像圖、深空科學城、鵲橋試驗衛星……4月24日,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一個個重磅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走進公眾視野。


(相關資料圖)

這些亮眼的成果背后有哪些故事?它們蘊含了怎樣的科技實力?《中國科學報》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首個國產“全火圖”

帶來更精確火星地理基準

這個航天日最亮眼的成果莫過于“全火圖”——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

2020年4月24日,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隨后,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現在,“全火圖”的問世帶來了中國火星探測的一個重磅成果。它是天問一號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通過284軌次的遙感成像對火星表面實現全球覆蓋制作而成的。

“所謂的軌次,即探測器環繞火星一圈。”深空探測實驗室系統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佳威向《中國科學報》解釋。根據飛控計劃,天問一號環繞器在特定的環火星圈次內,在800公里以下的近火點利用中分辨率相機對火星表面進行拍攝。

據悉,從2019年4月開始,經過3年的制圖實驗、數據處理方法的確定,以及軟件的研發和制圖方法與流程的制定等前期準備工作,到2022年7月完成全部14757副圖像的接收,我國科學家歷時8個多月,才完成全火圖的制作。

李佳威介紹,為了便于多角度觀看火星全球影像圖,科學家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東西半球正射投影、魯濱遜投影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三種影像圖。這些圖像將為國際同行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質量更高的基礎底圖。

“通過我們制作的高分辨率火星全球影像圖,可以為后續開展遙感數據影像提供精確地地理基準,便于科學家更好地開展火星全球地質地貌的研究?!彼f。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