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火星全球影像圖、深空科學城、鵲橋試驗衛星……4月24日,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一個個重磅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走進公眾視野。
(相關資料圖)
這些亮眼的成果背后有哪些故事?它們蘊含了怎樣的科技實力?《中國科學報》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首個國產“全火圖”
帶來更精確火星地理基準
這個航天日最亮眼的成果莫過于“全火圖”——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
2020年4月24日,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隨后,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現在,“全火圖”的問世帶來了中國火星探測的一個重磅成果。它是天問一號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通過284軌次的遙感成像對火星表面實現全球覆蓋制作而成的。
“所謂的軌次,即探測器環繞火星一圈。”深空探測實驗室系統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佳威向《中國科學報》解釋。根據飛控計劃,天問一號環繞器在特定的環火星圈次內,在800公里以下的近火點利用中分辨率相機對火星表面進行拍攝。
據悉,從2019年4月開始,經過3年的制圖實驗、數據處理方法的確定,以及軟件的研發和制圖方法與流程的制定等前期準備工作,到2022年7月完成全部14757副圖像的接收,我國科學家歷時8個多月,才完成全火圖的制作。
李佳威介紹,為了便于多角度觀看火星全球影像圖,科學家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東西半球正射投影、魯濱遜投影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三種影像圖。這些圖像將為國際同行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質量更高的基礎底圖。
“通過我們制作的高分辨率火星全球影像圖,可以為后續開展遙感數據影像提供精確地地理基準,便于科學家更好地開展火星全球地質地貌的研究?!彼f。
關鍵詞:
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名言嗎?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法律的名言警句
關于法律的名言警句(精選220句)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們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
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整理的項目合作實施方案
項目合作實施方案5篇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
楚辭影響最大的作品 《離騷》全文對照翻譯
《離騷》全文對照翻譯《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創作于楚懷王時期屈原遭讒被疏之時,是楚辭影響最大的作品。下面是《離騷》全文對照翻譯...
寫申請書時理由總是不夠充分?為大家整理的退學申請書
退學申請書(精選12篇)在一步步向前發展的社會中,申請書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廣泛,申請書不同于其他書信,是一種專用書信。寫申請書時理由總是
都有哪些類型的話語呢?為大家收集的感恩老師的話精選150句
感恩老師的話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越來越多人喜歡發表話語,話語是特定社會語境中人與人之間從事溝通的具體言語行為。那么都有哪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