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法眼觀察:“一口價黃金”套路多,金品促銷不能逾越法律底線 世界今頭條

來源:正義網  

“我當時聽店員說不到28克,后來一稱只有26.5克,一算每克黃金售價居然達到了742元?!苯眨邢M者反映稱,在某門店購買的“一口價”黃金飾品未標明黃金克重,店員稱重后只報了一個大概克重。消費者購買后才意識到克重不符,看似優惠購買的金飾,實際克重價格遠高于當日金價(據4月20日澎湃新聞)。


(資料圖片)

如今,諸如此類的投訴屢見不鮮。央視等多家媒體曾報道過“一口價”黃金的套路,消費者維權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商家折疊商品標簽、隱瞞飾品重量、采取有誤導性的推銷話術……上述這些花式套路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當然,以明碼標價的方式銷售黃金本身并不違法。市場上,黃金首飾一般分為“按克計價”和“按件計價”——“按克計價”是指按照當日掛牌金價計費,但是會收取加工費;“按件計價”就是所謂的“一口價”黃金,即不按照克重單價計算售賣,而是由金店直接定價銷售。相較于按克售賣的黃金飾品,“一口價”黃金飾品在工藝上更加注重款式設計,盈利點包含黃金本身價值之外的品牌溢出、設計加工等附加值。

造型新穎看得見的同時,克重數也不應被隱藏。黃金飾品有一定的特殊性,無論是按件賣還是按克賣,黃金的重量都是消費者選購過程中重要的參考因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以及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價格法也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根據上述規定,“一口價”商品的相關情況本應由商家向消費者介紹,但一些商家為了“促成”交易,含糊其詞。這時,“一口價”黃金飾品看似“明碼標價”,實則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逾越了法律“紅線”。就算消費者心甘情愿為造型精美的“一口價”黃金飾品而買單,商家也應主動履行告知商品克重數的義務,這也是明碼標價的應有之義。同時,商品標簽作為消費者獲取商品信息的重要來源,如果被折疊起來或者標注不明顯,極易引發消費糾紛。

此外,頻頻出現的“一口價”黃金投訴事件,也暴露了相關監管單位對“一口價”商品缺乏透明、規范化的管理。市場監管部門應定期開展專項活動,認真調處消費者投訴糾紛,對商家存在的產品質量瑕疵、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依法予以嚴懲,規范黃金銷售市場秩序。相關行業協會也應出臺相關自律章程,禁止商家使用信息差誘導消費者購物,促其守住合法經營底線。

“一口價”商品能否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關鍵不在于“一口價”有多“吸睛”,而是能否真正做到貨真價實。當然,黃金首飾行業不是只賣材質,工藝、品牌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作為經營者要有行業自律意識,達到獲得利潤和消費者滿意共贏的效果才是正道。相信在法律法規的指引和政府的有效監管下,商家能夠在價格標識上予以規范,讓“一口價”黃金遠離“套路”二字。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楊璐嘉)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