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我們的遠古祖先,長期生活在“山中無歷日,寒暑不知年”的時代?!澳辍钡姆Q謂,最早見于商代的甲骨文,本義是年成,謂谷物成熟,引申開來就是一年的收成、年紀、年節等等。這和今天國際通行的“新年”,迥然不同,遠古的“過年”,實際上是先民慶賀一年豐收,祭天祀地表達感恩的節日。
(相關資料圖)
以農立國的中國人,重要的節日實際都是講吃講喝的日子。我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代農村“留守兒童”。五歲以前,父母到澳門打工,祖母照料我,住在泉州安溪的小山村。村子很保守、很傳統,當然,也很貧窮。小時候就盼望過年,將要來到時就樂不可支。因為過年吃的東西多。
大年三十,家家祭祖,泉州人稱這天為“年兜”(年尾之意),年兜前幾天,祖母和眾親忙著浸米、打年糕、炊甜包。親朋好友互贈果盤食盒。年兜這天,敬祭祖先神祇,叫“辭年”。辭年的供桌上,擺滿佳肴美味,上菜時,兒孫叩拜,請已故的祖先入座,和祖先一同吃飯。吃得飽嗝連連,就拿出早已折好的金銀元寶,拿到院子焚燒,送祖宗上路。
初一吃春餅,初二吃蛋餃、初三吃肉丸、初四吃魚丸……立春又吃春餅??梢哉f,眾多年食中,吃得最久的是春餅。這一點,和北方人重在立春吃春餅有所不同。隨著時代更移,作為年食的春餅也隨著福建移民的步伐走到東南亞乃至更多地方,和當地美食結合,也讓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在各地開花結果。
菹·五辛·春盤
春餅的歷史悠久,一路往上追溯,可到晉代的“五辛盤”。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痹⒁龝x周處《風土記》:“元日制五辛盤?!痹ⅲ骸拔逍?,所以發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蕓苔、胡荽是也?!笔|苔是油菜,胡荽即香菜?!靶痢薄ⅰ靶隆敝C音,新年食用,有嘗新之意,十分應景。
此中也寓有古人養生之道??追蜃咏虒覀儭安粫r不食”,吃東西講究季節與時令。過新年是“三陽開泰”,何為“三陽”?按《易經》的解釋,冬至是“一陽生”,臘月是“二陽生”,正月“三陽生”,陰氣趨向衰竭,陽氣趨向鼎盛,大地冬去春來、萬物復蘇,欣欣向榮。隨著春天的來臨,陰消陽長,食用辛味食物,有助養陽、扶正氣,可預防季節疫病。所以從元日到立春,一直到清明,皆可食用。
春餅里的“五辛”,若直接食用,味道很“沖”。且不論元日或立春,也不易弄到新鮮的,推想古人的五辛多為腌漬菜。中國人吃腌菜的歷史就更古老了,至少可上溯到周代,就有“菹”的記載?!拜稀笔乔械煤芩榈碾绮?,《詩經·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宋儒朱熹注:“于畔上種瓜……瓜成,剝削腌漬以為菹,而獻皇祖?!笨磥硪磺胁伺c瓜,皆可為“菹”,日常食用外,更是祭品。
自東晉開始,北方數度戰亂,中原人士大舉南遷,先是長江以南,其后播遷閩粵。以致今日閩南一帶,還保有古代春餅之俗,桌面無論菜色多少,內容一定必須具備五辛在內,僅蕓苔以“滸苔”代替。究其原因,也許是因為地理和歷史的緣故,閩南成為保留南宋以前的中原文化最多的地方,在戲劇、音樂、婦女的裝飾等等都有所表現。春節食春餅也是這種古老文化的遺風之一。
閩南春餅叫法里的“””
春餅具體源于何時、何人、何地,已難以稽考。關于春餅的趣聞故典,倒有不少。有的與時令節氣關聯,有的則關乎風云際會的歷史人物,且多言之鑿鑿。據傳,潤餅菜(晉江的春餅叫法)由明朝兵部尚書,蔡復一的夫人所創。蔡是泉州人,時總督貴州、云南、湖廣軍務,公務繁忙,蔡夫人遂用面粉揉搓成皮,裹各色菜蔬,讓蔡一邊填肚子一邊簽批公文。無獨有偶,相傳鄭成功的夫人也自制春餅,解決鄭成功戎馬倥傯時的吃飯大事。
在閩南,春餅的叫法各異。晉江叫潤餅或潤餅菜,廈門叫薄餅或春餅。我老家泉州安溪叫法最獨特:“拭餅”?!啊薄边@個字,南朝梁顧野王的《玉篇》收有此字,謂同“”,又云:“”,餅也?!逼鋵崱笆蔑灐薄钡摹啊薄笔莿釉~,表示“卷”這個春餅制作過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動作?!啊薄睂嵲谑侨伺c食物之間一種親密的互動,春餅若少了“””,充其量只是在吃沙拉罷了。
晉江潤餅有兩種味道,一是咸味,清明時做,裹料有蔥、蒜、豆干、豌豆、胡蘿卜、五花肉、海蠣煎、高麗菜等,加上炒花生與香菜,攏共十樣,寓為“十全十美”;另一種甜味,年兜(春節)才做,在潤餅皮內里涂層麥芽糖,包上兩勺加糖的花生末,卷成條狀即可。后一種做法簡單,吃也方便。立店口,一會兒工夫,就能卷吃三兩條。
春節閩南吃春餅,是家族一年中重要的聚會禮節,大多為家族成員食用,一般不會用來招待外人。
閩南依山靠海,食材豐富,過年前三五天,家鄉的人就要忙于備辦做春餅的材料了。專為包春餅的那種薄餅,也只有福建的中、南部才看得到。它是精面粉摻上少許鹽水,反復攪打成質韌的濕面團,右手撓住它不斷撓動,以快動作在燒柴火的平鍋上,輕輕按成圓印,古人叫做“熯熟”,即出現紙一般的薄餅,名曰“拭餅”。在我安溪老家,春餅就形象地叫作“拭餅””。拭餅費工,大家現在基本在菜市場買,一般歲晚到清明之間有售。
拭餅買到了,在除夕的晚上,家家戶戶就都排上春餅席。春餅不是一道菜,而是同時做出十多道菜,每道菜都各有處理工序,是工藝的表現,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十多道菜大略可分葷與素。
先說說素的吧。素菜的主流有胡蘿卜絲、豆芽和高麗菜。胡蘿卜絲總是一大盆,把汁水都煮出來味道是最好的。裝盤前,要瀝干蘿卜絲的汁水,使之清爽干凈。
據說春餅放豆芽是福州人的傳統,這難以考證,福建各地的春餅,都少不了這味豆芽。怕影響口感,往往還會把豆芽折頭去尾。
高麗菜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角,閩臺兩省把卷心菜喚作高麗菜,其在閩臺的地位就像“菜心”在廣東的地位,無可替代。做春餅用的高麗菜,要先去梗留葉,不然會咬到粗硬的纖維,把葉菜切絲,炒到出水,再放高湯燉煮,放至隔天更好,總之要讓高湯都滲到葉菜里才行,這時高麗菜的味道香甜適口。
其他的素菜還有:切成細絲的冬筍、香菇;切成段焯水斷生的荷蘭豆,由于配料多半軟爛,荷蘭豆是用來增加脆感,用剪刀剪成細絲。還有改刀成一至兩寸的香菜,切成白細條的青蒜,切成絲的豆干,豆干是用來吸蔬菜里的水分。閩南最好的豆干,公認是安溪官橋豆干,它硬而不爛,香韌可口。手工細致,含水分少,放數天也不敗??捎门俚杜偾腥缃z狀,加佐料烹煮,入口細嫩。官橋豆干通常兩寸見方一塊,我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就可賣到一塊錢。
再說葷菜,雞蛋絲是關鍵,煎成比春餅皮稍厚的蛋皮,再切成寬度一致的蛋絲,不可貪圖便利而用炒蛋碎丁。此外還有豬肉絲,蝦仁,海蠣子(蠔仔)煎鴨蛋后切成條狀,去殼的梭子蟹肉和膏黃,切成碎塊的魚丸,有條件的還備有去骨去皮在溫油中炸黃的扁魚干碎末,就是廣東云吞面湯頭里的大地魚干,江浙稱鲞,它可以吊味提鮮。至于紅燒肉,是用來添油氣。
在葷素兩大類之外,還有兩種不可或缺的調味:滸苔與貢糖碎。
滸苔是生長于淡水與海水交接處的潮間帶的一種藻類,深綠色,長達一米左右,曬干,搗碎,立冬以后在市場上出現。它是閩南春餅的靈魂。滸苔的做法,要用豬油抹鍋,開火放下滸苔熱拌,拌到外層變酥,加點白糖、油蔥酥持續翻拌至干,稍有不慎就焦了,出油。有些人為增加口感,會拌以炸酥的細米粉條。炒熟的滸苔也要趁鮮使用,不可久放,春餅要好吃,少不了好的滸苔。它的味道,比海苔更香濃、更刺激,飽含大海的深情。
另一個調味要角就是貢糖碎,一般人以為就是花生粉。細究起來,它其實是由花生仁與麥芽糖、白糖組成,雖然跟撒花生粉、白糖粉的原理差不多,但氣味就是不同,碾碎的貢糖輕盈細碎,麥芽糖香甜有韻。貢糖碎也不宜久放,易受潮且生油哈喇味,因此非新鮮不可。
把這些葷素和調味依照次序放在攤開的薄餅上,然后卷成一至二寸直徑,長達半尺至八九寸(兩張薄餅相接)的春餅,食量大的最多也只能吃四卷,就已經是挺肚鼓腹了。
竊以為,吃餅是集體的行為,但卷春餅卻很私密。桌上的配料,我樣樣都想夾進餅中,起心動念,不經意間就夾過頭,要不就撐滿炸開,要不就弄到皮破汁流,狼狽不堪,好怕被別人識破自己的拙劣。到了第二卷我便心存警惕,放料瞻前顧后,卷是卷起來了,吃起來癟癟虛虛的,過不到癮頭。想要卷得好,關系到放料的多寡、先后順序、使力技巧與速度,卷春餅不可不慎,最容易讓人看穿了。
我從小就喜歡這種家鄉的盛餐,總希望過年快快到來,以便能飽嘗這世間罕見的佳肴。自從八歲定居澳門,我已有好幾十年不曾再吃到家鄉的春餅了。記得我們家吃春餅,佐牛肉羹湯啖之,食畢躺榻椅作少憩,自以為是人生一樂,可惜三十余年來久不得償了。
無處不在的春餅,花樣翻新
大學本科,赴笈寶島。島內也習慣把春餅叫“潤餅”,島南島北吃的方法和時節都不盡相同,一花開四葉,明清閩人把春餅帶到臺灣,從北至南,我記憶中吃過的島內潤餅,就有四大流派。
一、北部經典:豆干、蛋絲、花生粉、蘿卜干、豆芽菜、高麗菜、紅燒肉。
二、中部經典:豆干、蛋酥、酸菜、蘿卜干、豆芽菜、高麗菜、炸肉片。
三、南部經典甲:豆干、蝦仁、香腸、高麗菜、香菇、花生粉、糖粉。
四、南部經典乙:豆干、高麗菜、豆芽菜、蘿卜干、鹵肉、油面、醬汁。
不妨細究一下,北部潤餅的內餡,算是保留最傳統的做派;臺灣中部潤餅,追求酥脆的口感,會用上炸肉片,以及把打散的蛋液放在近兩百攝氏度高溫油鍋里炸的蛋酥;北中南都通用的蘿卜干,即閩臺人喚作“菜脯”,會與辣椒片翻炒,爽脆微辣。南部經典乙款,會放油面,最是別開生面。
臺灣省不產滸苔,通常改以加工的海苔粉取代,聊存古風一二?;蛟S是我先入為主,總覺得沒有滸苔的春餅,沒了春天的氣息。
這十多年來,我有機會到國外旅行,遂開啟了東南亞春餅“采風”之旅,一時間異彩紛呈,大有“山陰道上目不暇接”的景象。
春餅在越南稱作春卷,何時傳入已不可考,不過為了迎合當地口味,春卷的餅皮、包料都換成別出心裁的搭配。不同于閩南春餅用面糊制作,越南采用干燥的米紙,輕盈薄脆,儲存方便。用時浸濕,就成為彈性十足的透明餅皮,于是就有了“水晶春卷”的美名播揚。水晶春卷的包料有爽口的米線、生菜、薄荷為主的各種香草、蝦仁、豬肉片等食材。春卷本身味道清淡,會蘸橘紅透亮的越式魚露,讓整體呈現甜滋滋、酸溜溜的滋味。也有在春卷里或魚露里加上花生碎的,算是閩南春餅的流風余韻吧。
隨著福建移民的腳步,潤餅也來到東南亞各國,越南之外,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國也都有其身影。當然在風土、物產、歷史等諸多因素下,加上華人與各地原住民的壯思欲飛,潤餅也是佳作紛呈,名卷迭出。
新加坡、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極為多元的移民國家。不同族裔共處,多元文化交融下,食物自然也打破種族藩籬。新、馬潤餅,無論油炸與否,皆稱作“薄餅(popiah)”,不僅是路邊檔口常見的美食,更有像“Sister Crispy Popiah”的連鎖品牌,專賣創意薄餅。新馬的薄餅,會先在餅皮上刷醬料,再鋪上豆芽菜、豆干碎、蛋碎、紅蔥頭酥等食材。其中沙葛絲是常見的包料,由魚露或魚干燉煮的沙葛,能將水分鎖住,防止餅皮破裂,又足夠甜取代糖粉,充滿新意。
早自9世紀就有福建商人到菲律賓貿易、生活,因此春卷在當地以福建話被稱作“潤餅(lumpia)”。馬尼拉的大街小巷,幾乎無所不在。舉凡任何節慶活動,尤其是圣誕節,潤餅的登場不可或缺。也不知道是不是咱們的上海太有名了,當地最常見的一種潤餅名為“上海潤餅”(Lumpia Shanghai),已經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菲律賓菜之一。就像日本人把大閘蟹喚作“上海蟹”一樣,上海人看到上海潤餅,應該會發出奇怪的微笑吧。上海潤餅的餡料,用的是碎豬肉或牛肉,還有高麗菜、紅蘿卜、洋蔥等食材,包進餅皮里,再于表面涂上蛋液,再下鍋炸。通常會蘸甜辣醬、番茄醬或醋來吃。
在印尼,春餅也一律稱為潤餅。印尼的潤餅有各式各樣的演變,通常以演變起源的城市來命名,其中最著名的,也受歡迎的是“三寶壟潤餅”。位于中爪哇的三寶壟,是福建移民最早將潤餅傳入印尼的地方,三寶壟潤餅分油炸跟非油炸,但兩者的餡料都是以竹筍為主,蝦米、雞肉、炒蛋為輔。食前會蘸甜辣醬增加味道。
印尼曾是荷蘭殖民地,許多印尼人或華裔印尼人移居荷蘭,炸的潤餅也就一腳跨到了歐羅巴。聽荷蘭的朋友說,在荷蘭與比利時,潤餅被稱為 loempia,歐洲人把它描述為印尼版的中國潤餅,內中塞滿肉末、豆芽、高麗菜絲、胡蘿卜絲和蛋絲,并以醬油、大蒜和蔥調味。loempia 在荷蘭通常作為開胃菜或小吃食用,是咖啡館中最受歡迎的餐點之一。另有 kroepia,是荷蘭版的變形潤餅,形狀比較偏向方形,內容物不僅有蔬菜,餡料還加入炒飯。潤餅里加主食也很常見,廈門同安有放油飯的,臺灣省南部有放面條的,越南的春卷放米粉。
其他例子還有華人移民在墨西哥發展出墨西哥春卷(Rollos Primavera),用手撕豬肉、起司、黑豆等當地食材做餡料;19世紀日本移民將春卷帶到巴西后,發展成當地傳統小吃炸黃金餃(Pastel),外觀呈方形或半圓形,甜的里面會放巧克力、香蕉或番石榴醬,咸的則會塞雞肉絲、牛絞肉或莫札瑞拉起司。林林總總,不勝枚舉,流風余韻,千姿百態。
中和之道的春餅,融入日常
來自閩南的作家林語堂,偏愛潤餅,年年必有“潤餅家宴”。林語堂曾說:“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個對人生有一種鑒于明慧悟性上的達觀者。這種達觀產生寬宏的懷抱,能使人帶著溫和的心境度過一生,丟開功名利祿,樂天知命地過生活。”(《人生之研究》)竊以為,這說的不就是“春餅的人生”或“春餅的人格”嗎?
春餅歷史久遠,最早是先民用來敬神祭祖,祈求庇佑,不僅是對先祖的敬拜,也是對神靈的感恩,這種祭義至今在閩臺地區未墜。再者,儒家經典《中庸》上說:“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毕日芤詾?,天地萬物都可以在“中和”狀態下,各安其位,“中和之美”也就成為中華文化中最高理想的審美。春餅餡料豐富,葷素合宜,每一樣食材,都和餅皮完美搭配,正體現出中國飲食的“中和”智慧。
春餅包容性又廣大無邊,配料豐儉由人、隨地隨處,隨緣隨性,版圖跨越歐亞,遠抵美洲。舉凡春餅留下足跡之處,必會繁衍出全新的創意美食,融入當地人的日常風景,這不就是“達觀產生寬宏的懷抱”嗎?
關鍵詞:
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收集整理的產品解決方案
產品解決方案(集合11篇)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
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愛情的現代詩歌精選15首
關于愛情的現代詩歌關于愛情的現代詩歌(精選15首)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詩歌吧,詩歌語言言簡義豐,具有凝...
她來過她愛過她努力過 整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經典語錄精選50句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經典語錄(精選50句)她來過,她愛過,她努力過,得之是幸,不得是命。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經典語錄(
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收集整理的新年到了作文8篇
新年到了作文8篇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
什么樣的口號才具有啟發意義?為大家收集的團隊拓展訓練激勵口號
團隊拓展訓練激勵口號(通用200句)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口號吧,高效的口號具有針對性,時效性,鼓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