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文學版“向往的生活”也許治愈了你的“精神內耗”

來源:華西都市報  


(資料圖)

“你看《活著》是這么一部小說,但余華是這么一個人,你覺得你會有一種喜悅的崩潰……”穿著鮮艷的大花褲衩和簡單隨意的黑T恤,鏡頭中,當作家余華出現時,一副閑散輕松的模樣,面對同是作家的蘇童的調侃,他一邊用手梳理被海風吹亂的頭發,一邊笑出了聲。而這樣的畫面,在綜藝《我在島嶼讀書》里隨處可見。在海南的一個美麗小島上,在中國文學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家和詩人們,就這般閑適地聊起關于文學、閱讀、書籍的舊事與領悟。

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意味,也沒有“假大空”的人生感想,更沒有刻意制造矛盾噱頭的沖突場面。在這檔被2000多名觀眾在豆瓣上打出9分的高分綜藝里,雖然講的是“文學”“閱讀”這些在綜藝領域小眾又冷門的話題,卻成了當下評分最高的節目之一。在這座小島上,作家余華、蘇童和詩人西川齊聚,他們生活、相處、讀書、寫作,并邀請好友做客書屋。有時談論那些久遠的“文學往事”,有時分享與一本好書相處的點滴,有時說起對已故的文學老友的懷念……他們的所言所行,真誠而質樸,平等又誠懇,與屏幕前的觀眾談論起經典文學的意義,既不賣弄更不自夸。

其實,“文化人”走向綜藝的舞臺,在2022年并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此前慢綜藝《向往的生活6》請來許知遠、劉震云,讓節目口碑有了些許“翻盤”跡象;再到更早前,許知遠、羅翔登上《吐槽大會》帶來表演……綜藝節目陸續向文化名人拋出橄欖枝,意圖在“破圈”之中帶來跨界的碰撞感,更讓對明星藝人“劇本式”真人秀感到膩煩的觀眾,能夠看到更鮮活的靈魂和“接地氣”的反應。

除了詼諧逗趣的相處,節目中更有對于文學和寫作的深刻思考。文學價值和商業價值是對立的嗎?純文學跟類型文學是否存在天然鴻溝?如何看待突然流行的暢銷書和經久不衰的暢銷書……在這些“文化人”的對談中,能夠看到他們包容開放的文學理念,以及對于文學的純粹和癡迷。他們沒有以“作家”的身份來“指點江山”,而是從閱讀者的角度,說起年輕時喜歡的書籍、崇拜的作家,有時還自嘲與年輕人有了代溝,看不懂時興的文學作品。

海風輕拂,白浪沙灘,三五老友,滿屋書籍,在這樣一座小島書屋中,談起文學、詩歌、閱讀,聊起與書籍相關的一切,在信息愈發快捷、瞬息萬變的當下,何嘗不是一種浪漫主義的表達,何嘗不是對都市人“精神內耗”的疏解和治愈。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我在島嶼讀書》,名字質樸,卻是真正的向往的生活”。

關鍵詞: 我在島嶼讀書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