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熱點!如果生活注定失敗,我們該怎么辦

來源:北京青年報  

曾紅過的搖滾歌手落魄異域,恰好前夫去世,她在12年后回到北京,與充滿怨恨的女兒住在同一單元中,展開一連串的“狗血故事”:


(相關資料圖)

母親背著女兒賣房,被女兒推入湖中;女兒假裝懷孕,騙母親同意她休學;為讓女兒在賣房合同上按手印,母親灌醉女兒;為轟走母親,女兒將母親的衣服扔進垃圾堆;母親終于收拾了一次屋子,卻意外將裝著前夫骨灰的奶粉罐扔掉,母女二人奮戰在垃圾堆,終于找到奶粉罐,母親手一抖,骨灰隨風飄散。母親說:要么買臺強力吸塵器,能吸回多少算多少……

種種荒誕拼成了電視劇《搖滾狂花》,僅僅12集,卻出人意料的好看。如果一定要給好看以理由,我至少能提出三條:

首先,它是《編輯部的故事》的延伸,當那些曾經張牙舞爪的年輕人也變老了,他們會怎樣?

其次,劇中母親彭萊(姚晨飾)太拽了,那種誰也不Care的氣質直擊靈魂。

其三,當情懷日漸剝蝕,《搖滾狂花》中至少還有人。

這是一部可懷舊、可傷感、可勵志的劇,因為它回應了時代的真問題:如果生活注定失敗,我們該怎么辦?但更重要的,在于它找回了久違的、生活的英雄主義。

夢想破碎時,人還可以輸得像個英雄

《搖滾狂花》的背景在當下,精神卻來自上世紀90年代。

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充滿夢想的時代。生活空間突然擴展,人們的視野迅速改變,“實現個人價值”不再受批評,個體有了更多選擇。無數“追夢人”填滿大街小巷,《搖滾狂花》中的母親彭萊即為其一。

彭萊來自鄉村,帶著對離異父母、對酒后虐待自己的姑媽的怨恨,漂泊在大都市中,她結識了陳月、許多和前夫,他們組成的“狂花”女子搖滾樂隊一夜躥紅。那是一個想做就做的時代,不顧一切的人就能成功。然而,過快的成功放大了彭萊的缺陷。

首先,缺乏安全感:彭萊必須不斷踏上新征程,否則便內心恐慌、行為失據。

其次,偽造自我:彭萊努力裝出霸氣、豪邁、滿不在乎,以掩蓋深入骨髓的膽怯——她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敢面對自己。苦難成就性格,但苦難如麻醉劑,引誘彭萊不斷去追求苦難。

其三,無法真正接受市場:彭萊離不開等級,她需要眾人簇擁,以撫慰心中曾被忽視的傷痕,她既需要市場給予的浮華,又不愿接受市場的平等精神;既離不開粉絲,又不尊重粉絲。

夢想一旦照進現實,難免破滅。

太多人退卻了、沉默了、后悔了,隱匿了自我的光芒,《搖滾狂花》卻呈現了另一種可能:還有彭萊這樣蠢到底的人,她錯過了一萬次認輸機會,仍準備錯過第一萬零一次。這種決然挽留了上世紀90年代:曾經的熱血并沒徹底冰冷,還有人在堅持,除了當逃兵,我們還可以輸得像個英雄。

當上世紀90年代也撞上了代溝

在《搖滾狂花》中,姚晨的表演很精彩。

演搖滾歌手的演員很多,卻難神似。彭萊如此光彩照人,即使青春不再,仍被年輕的搖滾人安哲、斯文的精神病醫生羅俊所愛。世間過客紛紛,有趣的靈魂卻不多,彭萊之美,因為她是上世紀90年代精神的化身——幼稚無知卻有強烈的生命意志,她的魅力來自她的氣場,這是普通演員難表達出來的東西。

彭萊自私、虛榮、粗魯、自棄,但當“狂花”重新站在舞臺上,頗有周潤發在《英雄本色》中的那句經典臺詞的況味: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然而,彭萊再也拿不回來了,因常年酗酒,她患上腦瘤,即將失聰,她將永遠告別音樂。姚晨準確地傳達出被命運擊中后的那份蒼涼——夢想不是干糧,英雄必毀于命運。

彭萊想飛翔,卻擺脫不了沉重的肉身。

在《搖滾狂花》中,另一個主角是女兒白天(莊達菲飾),像許多00后一樣,她生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她的煩惱來自從一出生起,她的人生便被規劃了,按部就班上學、考試、畢業,這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這讓她怨恨生母:如果有一個正常的家庭,人生會不會不同?

白天刺激彭萊,只為求得母愛,彭萊卻不愿在一份平凡而瑣碎的幸福中沉淪,這是兩代人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只有白天遭遇猥瑣大叔,彭萊挺身而出,白天才終于理解:母親需要的是什么,母親的魅力在哪里。

好故事離不開英雄主義

羅曼·羅蘭在《名人傳》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出世界的本來面目,依然堅定地去愛它?!薄稉u滾狂花》準確地get住了這個點。而這種“人的禮贊”,是當下電視劇中的稀缺品。彭萊一身毛病,但她喚醒了朋友們心中沉睡的上世紀90年代,用那時的眼睛去觀照,人人活得卑微,猥瑣:

“狂花”樂隊原成員陳月撬走彭萊的丈夫,成了白天的“小媽”,可她并不幸福,一邊頂著“名歌手”的光環,一邊混跡三線城市,靠商演謀生;鼓手許多一度成了大老板,卻因欠債被掃地出門,第三任丈夫也與她離婚;原經紀人大崔自甘平庸,曾經能打架子鼓的手開始串起羊肉串;即使是女兒白天,也只有表面的獨立,吃虧了都不知該怎么辦……

一個個“算盤精”被世界死死地拿捏,誰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如果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又何必承受卑微?《搖滾狂花》找到了落差,給抗爭留下足夠空間,將碰撞帶入日常生活中。

好故事離不開英雄主義,在超越凡俗的路上,人人都曾放棄過,但夢想沒有逝去,一切終將歸來。

夢想會以自己的方式延續下去

也有一些觀眾對《搖滾狂花》給出負面評價,他們抱怨:彭萊的臟話太多;白天不尊重長輩,會教壞年輕人;片中怪人太多,不夠陽光……

這些批評有一定道理,《搖滾狂花》確有不少粗糙處,如彭萊裝失憶、白天的愛情等,都有“為離奇而離奇”“拿著肉麻當有趣”之弊。但不能按生活邏輯、道德邏輯圖解創作,否則《紅樓夢》成了誨淫,《水滸傳》成了誨盜,《安娜·卡列寧娜》成了鼓勵通奸。影視劇不應偽裝,不應涂脂抹粉,從沒有100%的完美生活,每次人生都與遺憾、苦痛相伴,夢想可能落空,奮斗可能清零,未來可能迷茫,甚至生命也會暗淡……人人都必須回答:如果生活注定失敗,我們該怎么辦?這才是最本質的寫實主義。

從世俗角度上看,還有誰能比彭萊失???她沒經歷過母愛,不會愛自己的女兒,家庭被閨蜜霸占,她沒有自控力,被酒精掌控,落入病魔手中……可彭萊真是失敗者嗎?比起那些漫長而從沒閃過光的人生來說,彭萊至少活得更像一個人。

精神的陽光來自有勇氣面對真相,有勇氣抗爭,那是膽怯者永遠無法到達的高度。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中寫道:查拉圖斯特拉迎著黎明起床,走到太陽面前,對太陽說:“你這偉大的、明亮的恒星!如果你沒有那些你所照耀的人,你的命運將會如何?”

不送出溫暖與光明,就沒有自我,命中注定,人生應該燃燒,應該承擔撕心裂肺的劇痛。當我們已漸漸忘卻來時路,當我們無限懷疑地談到過去,當我們越來越困擾于生活的方向,《搖滾狂花》給出了自己的思考:破碎的夢想依然是夢想,它不會消失,它將以自己的方式傳遞下去。

關鍵詞: 搖滾狂花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