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世界熱議:《姆蘭河那邊》:不描寫世界而是去發現世界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2金雞電影創投大會“金雞報曉”單元中,有一部入圍終審的作品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青年藏族導演德子吉執導的《姆蘭河那邊》?!赌诽m河那邊》是德子吉2015年從北京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系文學編導專業畢業后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篇,此前剛在2022年西寧First電影節產業放映單元獲得提名。而除《姆蘭河那邊》,她不僅以導演身份拍攝《石經城》等作品,還身兼編劇、剪輯。

失去和尋找

《姆蘭河那邊》的故事線很簡單:兩個孩子的父親才旦是個無節制的賭棍,他將妻子的家傳鐲子賭輸后,妻子離家,兩姐弟去到姆蘭河那邊尋找丟失的鐲子。她們一路越過層層阻礙,跨過山河,只為尋找如意龍樹,因為她們相信這樣就能找回鐲子,母親就可以回家。在影片中有一位轉著轉經筒的阿媽拉姆,她的講述使他們相信如意龍樹有這個力量。如意龍樹,不僅僅是心靈的寄托,更是支撐她們一路尋覓的力量。


【資料圖】

影片87分鐘,劇作的內核是尋找,圍繞著“過河”這一貫穿行動展現人物的心路歷程。我們在影片中看到姐弟倆開啟的是極為艱辛的旅途。電影16分鐘,先是姐姐帶著弟弟試圖跨過姆蘭河,可因為水流湍急,姐姐只能先獨自上路,最后被好心卻不明就里的村民拽上摩托車送回家;49分時是姐弟開始逃課尋找,也是第二次過河。她們用姐姐腰間的藏袍腰帶互助,才勉強克服了困難。然后有了第二次逃學。每一次尋找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和阻礙,但每一次也都會遇到好心人的友善相助化險為夷,這也是導演在劇作中放入的善意和關照。只是這一路,她們都沒有找到能完成他們心愿的如意龍樹。

如意龍樹在哪?到底有沒有如意龍樹的存在?這是導演始終在影像的結構背后為觀眾建構的問題,也是貫穿影片的核心意向。如意龍樹對孩子們而言是根深蒂固的信仰,他們相信拉姆老人轉著轉經筒訴說的傳說:只要到如意龍樹底下磕頭、虔誠地祈禱就能夠愿望成真。也因此,她們相信龍樹會給他們手鐲,所以當每一次對著沒有回應的龍樹時,也理所應該地認為只是她們沒有找到真正的龍樹。除此,如意龍樹也在敘事之外,是導演賦予尋找這一母題另一層深意:我們是否還能尋回失去的童真、失落的家園,特別當姐姐和弟弟嘻嘻哈哈聊天時,弟弟稚嫩地問著姐姐;“以前,咱們家有很多奶牛,現在什么都沒有?!?/p>

電影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可以看出導演溫柔意圖的傳遞。在姆蘭河邊,姐姐拉著弟弟,而弟弟的書包總是隨意地開著。課堂上,因為媽媽不在所以沒有酸奶喝的弟弟因為嘴饞要搶同桌女孩的酸奶,當被老師訓斥時,我們看到掉落的本上有小男孩畫的手鐲從如意龍樹上掉下的圖畫。還有,電影臨近結尾時,姐弟倆用弱小的身軀去擋推土機,只為留住心中的如意龍樹?!皠e拉走如意龍樹,你聽到嗎?”長鏡頭帶著情緒的波動,我們看到延綿的詩意,孩子們一路追車,我們會被稚嫩卻堅毅的力量再次振動。而這一幕也與最后切回的被孩子簇擁著的拉姆老人說的話相互照應:“富人想獨自占有,所以命人連根拔起種在自己家。但如意龍樹不報惡人,而龍樹也會回到原來的地方?!狈路鹪谥干鋫髡f里的那一個沒有貧富差距的和平的世界。

尋找和思念,這邊和那邊,失去、失落、失望。影片在輸出了清晰的情緒價值的同時,也為調性蒙上了淡淡的憂傷。電影20分鐘,逆光效果和音樂急促的流動,情緒的刺激,弟弟因為找不到姐姐感到害怕而號啕大哭,近乎擊碎觀眾的心理防線。姐姐在河的另一邊請求如意龍樹把母親的手鐲還給她,“如意龍樹把母親的手鐲給我吧”“我爸爸不是壞人”“有了麻將父親就不會出去賭博了”……對應著弟弟在另一邊遠方無望地等待著,不僅刺傷了孩子的心靈,也在不斷向我們揭示某種真相。在對比重復中,我們感受到姐姐虔誠且天真的同時,也體認到她不得不成長背后的殘忍。

當我們為龍樹其實無法回應的現實而感到為難生出共情時,更會從心底生發祝愿——或許龍樹真會給孩子們一些希望。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卻又美好的情感,生發著人類動人的笨拙和本能,以及那“孤注一擲”的勇氣,也是影片珍貴的童話般的力量和底色。

溫情和溫度

電影語言本應不分國界。導演德子吉坦言,其實《姆蘭河那邊》在導演策略和結構處理上的一些小瑕疵,讓人很容易進入對邊緣敘事的刻板印象。確實少數民族電影的概念容易帶來人們對于邊緣的想象,而要突破他人對邊緣的想象,需要透過導演策略建構在文本中,又解構在視聽語言之上。

“這是我兩年前完成的作品,因為時間效度,讓我更有機會去反思自己拍攝影片的初衷和背后的動力。為什么要拍孩子?為什么要關注兒童心理?!钡伦蛹M砸环N溫情的目光注視這兩個失去母愛的孩子,用純真的近乎于異想天開的方式實現夢想的過程。這也為討論影片背后的議題帶來新的張力,讓我們看到隱藏在影像背后的觀察視角和溫度,它不僅出自女性敏銳的觸角,也更具有真誠的民族性和人文關懷。

我們看到電影結尾相當溫暖的處理,長達三分鐘的固定機位長鏡頭。姐弟倆跑了一路回到家,趴在窗上看著內屋,姐姐的笑容,兩個孩子喜悅的眼淚。在那一刻,我們由衷地為孩子高興,好像所有的等待都有意義。即便我們深知這是導演處理中所作出的開放性結局,但也足夠讓人毫無理由地堅信,媽媽回來了。這才是影片真正的價值。是希望,信仰,更是信任。

德子吉在導演闡述中分享:“兒童看待問題的方式總是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渾然天成的率真,作為導演我深深退回到兒童時代,不描寫世界,而是發現世界。我希望因為各種原因擋住我們內心深處的那種純粹和熱情,在影片當中把它釋放出來、展現出來?!?/p>

關于兒童題材電影的價值,有很多導演都致力于透過兒童的視角去反映社會現狀、關注兒童心理,比如特呂弗的《四百擊》和安哲羅普洛斯的《霧中風景》。前者透過展現缺乏關心與愛,以及成人世界的冷漠是導致安托萬反抗與逃脫的直接原因,影片最后三組長鏡頭的凝視,連同整個的法國新浪潮運動,讓全世界駐足凝望。后者透過姐弟倆尋找不存在的父親的旅途,展現出世界秩序的崩塌。那些寥落的車站,疾馳的列車,映襯著姐弟倆漂泊中的的陣痛,都在暗示現代工業文明對人類家園的侵蝕。以此,我們是否更可以借用學者戴錦華經常用的卡佛式的提問向所有人打開對于影像更大維度的討論:“當我們在討論文學時,我們在談論什么?而當我們在討論影像的時候,我們究竟又要討論什么?”

邊緣與家鄉

在First產業放映的現場,《姆蘭河那邊》被貼了很多的標簽,女性導演作品,少數民族導演作品,青年導演作品。但導演想要分享的只是她經由生命經驗觀察感知且要關注的身邊的故事——孩子的故事。恰好,她更是一個女性。“個人體驗本應該是創作的本能狀態,我只是依著自身成長經驗尋找童年經歷,恰好這段童年的經歷還在當下鮮活地涌動?!?/p>

德子吉來自青海省貴南縣,她說你們想象的遠方,都是我們的家鄉,而拍的故事都是發生在我的家鄉,和我的生命記憶有關。“我認為童年是一種記憶,記憶中雨后的彩虹、彩虹下的山莊充滿著神秘感,當你去反射你所熟悉的那些平凡的記憶,也許會成為真情流露的一部不平凡的作品?!倍娪暗镊攘驮谟谒刮覀兯伎记夜舱?,那些曾經發生過和正在發生的事情。在藏區,甚至在世界各地,在我們身邊,是否有很多這樣的姐弟,等待著我們的答案。在我們同頻的生活里,究竟還能做些什么才能解構這個看似荒唐但又讓人忍不住希望的世界。而令人欣慰的是,也總會有“少數人”為我們寫下每一個當下。

“藝術需要真誠,要有身心的流露。而且我覺得女性關于自身的電影更應該是這種身心的流露,因為女性長久地被排斥在知識系統之外,女性的生命經驗不是被歷史理性化知識化、不斷表達的,所以它更應該是原創的,由身心沖動推動而生的表達?!睂W者戴錦華老師曾在采訪中坦言期待女性的生命故事所具有更多豐富性的面向。筆者無意過度強化和削弱女性的身份,但或許我們可以在打開各種議題的討論時觀察到更多來自個體生命經驗的珍貴視角。以此,期待且相信更多女性的力量的同時,呼吁在面對這份“少數”的力量時,賦予我們重新定義邊緣敘事及邊緣女性敘事的可能性。不僅是文本、影像中的共情,更是內在的共振。

關鍵詞: 姆蘭河那邊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