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全球今亮點!昆曲邂逅舞蹈 再續“紅樓”因緣

來源:千龍網  


(資料圖)

千龍網訊 10月29日、30日兩晚,北方昆曲劇院的原創昆劇《曹雪芹》將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該劇由舞蹈舞劇導演吳蓓擔任總導演,吳蓓、王焱編劇,北方昆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袁國良領銜,近年來活躍在昆劇舞臺的北方昆曲劇院青年演員馬靖、翁佳慧、朱冰貞、張歡等聯袂主演。


馬靖飾演芳卿、袁國良飾演曹雪芹(北方昆曲劇院供圖)

原創昆劇《曹雪芹》以曹雪芹后半生在北京西山的生活經歷為基礎,分為“隱西山”“憶紅樓”“繪紙鳶”“逝香山”四幕,將曹雪芹寄予曠世奇書《紅樓夢》中的思想情感與其生活中的精神品性相結合,借助“戲中戲”等多種巧妙的戲劇手法,以身世為引、作品為線,塑造和表現了一位博學多才、歷經坎坷、濟世愛民的文學巨匠偉大形象,并通過昆曲與音樂、舞蹈的跨界交融,展現曹雪芹身上閃爍的人性光輝。

今年正逢北方昆曲劇院建院65周年,依靠北方昆曲劇院深厚的藝術文化積淀,楊鳳一院長敏銳地捕捉到昆曲與曹雪芹的藝術創作在審美上的共通性,將昆曲優美雅致的唱腔曲風和歌舞相融的綜合藝術形式變成內容表達的關鍵途經,在展現出曹雪芹深邃思想的同時,賦予作品豐富的美學價值,成為不為時空所限、基于民族共同感情的藝術體驗。

總導演吳蓓將劇本文字所不能描述的意境空間、心理表現通過舞臺綜合手段表達,更深層次地表現人物和揭示主題。昆劇《曹雪芹》的核心,是圍繞曹雪芹的內心世界和藝術才情,運用現代性理念和表現手法,將他的精神、情感,對人生的哲思和對生命的信念傳遞給觀眾。昆劇《曹雪芹》的創排,更加注重舞蹈、音樂融入戲曲中的表現性、抒情性、寫意性、節奏性的作用。

編劇吳蓓、王焱在劇本寫作之初,聽取了包括曹雪芹研究會專家在內的諸多意見和建議。將曹雪芹隱居西山直到病逝香山的這段生活經歷及其心路歷程,以其一身傲骨追求精神自由和平等博愛為主線,穿插戲中戲的時空夢境,將曹雪芹的藝術才情、人生感悟、情懷理想揭示出來,既要生動地展現出一個執著、深情、博雅、謙敬的文學家形象,也在昆曲與現代藝術融合的過程中,將他的所思所想帶進當下觀眾的情感體驗里。

昆劇《曹雪芹》的唱腔設計是昆曲作曲家王大元,現已至耄耋之年,此前北方昆曲劇院創排的與“紅樓”題材相關的昆劇《續琵琶》《紅樓夢》中,那些優美的唱腔都是由他設計的。昆劇《紅樓夢》是北方昆曲劇院的巔峰之作,昆劇《曹雪芹》既是對《紅樓夢》的完善和延續,更是一次全新的創作和突破。王大元在這出戲里運用了昆曲多種曲牌形式,南曲、北曲、南套、北套、南北合套,特別是集曲,在昆劇《曹雪芹》里王大元編了一段[金釵十二行],就是仿效傳統[十二紅]的路子,讓劇中的曹雪芹和他筆下的寶玉聯唱,十分精彩。

昆劇《曹雪芹》在舞美設計和服裝造型設計上有明確的主張和方向,要求唯美、現代、寫意、創新,具有辨識度。舞美設計上講究語言性和現代理念,追求唯美視覺和精神寓意,以及高科技的運用,采取了現代寫意而又科技化的方式,使環境和精神表現虛實相映。在服飾造型上,既注重延用傳統的一些戲曲元素,又融入現代時尚理念,設計上創新獨特,人物個性鮮明,風格和諧統一,要求舞美和服裝造型統一起來,圍繞人物刻畫和主題揭示,并與演唱、舞蹈、音樂綜合起來,在舞臺上呈現一部新美別樣的舞臺佳作。

關鍵詞: 北方昆曲劇院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