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踏上湖北蘄春的土地,空氣里也多了一絲淡淡的艾草香。這里盛產的艾草,被稱為“蘄艾”。當地人會自豪地告訴你,“世界上有兩種艾,一種是蘄艾,另一種是其他艾。”
(資料圖片)
明朝“醫圣”李時珍就對蘄艾推崇備至,他在著作《本草綱目》中曾340次提到了蘄艾,并在《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艾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p>
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蘄春縣,也是李時珍的故鄉。在這座被譽為“中國艾都”的縣城,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蘄艾的功效,也為《本草綱目》的誕生而自豪。這里的百姓自古就種藥、采藥、制藥、賣藥,“路人皆懂醫,指草皆為藥”“千門萬戶懸菖艾,出城十里聞藥香”成為這里獨特的文化現象。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新中國成立后,考古學家在蘄春縣蘄州鎮東門外雨湖之濱發現了李時珍夫婦的合葬墓,墓前還有李時珍之子當年所立的墓碑,旁邊是李時珍父母的合葬墓。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藥學家,湖北省專門成立了國家文物保護機構——李時珍墓文物保管所,將李時珍及其父母的墓修葺一新,修建了“李時珍墓園”,又在此基礎上擴建了李時珍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
李時珍紀念館講解員告訴記者,據明末清初文學家顧景星所寫的《李時珍傳》記載,李時珍,字東璧,1518年出生于蘄州一個醫藥世家。其祖父李曉山是一位“鈴醫”(也稱“走鄉醫”“串醫”或“走鄉藥郎”),自福建上杭遷至蘄州,每日身負藥箱、手搖串鈴,奔走于村市街巷,為百姓治病。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繼承了其父的衣缽,也是一位遠近聞名的醫生,經常在荊王府東門外玄妙觀行醫。李言聞常上山采藥,李時珍自小便跟隨父親左右。當時民間醫者地位低下,生活艱辛,李言聞不愿李時珍再學醫藥,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門楣。但李時珍志不在此,他獨好醫學,閱遍醫藥經典。李時珍在14歲時考取了秀才,但后來連續3次鄉試,均未中舉,于是決心棄仕從醫,救死扶傷。最終,李時珍得到了父親的同意,開始了行醫之路。
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李時珍因治愈荊王府富順王朱厚焜之子得以杏林揚名,后受聘于楚王朱英襝,任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宜。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經楚王舉薦,李時珍上京出任太醫院“院判”一職,管理宮廷御醫和醫藥配置。然而,嘉靖帝一心追求長生不老,迷戀修道煉丹。李時珍進言服用“仙丹”不能長生不老,反而對身體有害,惹怒了皇帝,不再受到重用。李時珍心灰意冷,任職一年后,便辭官回到了蘄州城,棲居于蘄州雨湖北岸薖所館,自號“瀕湖山人”,又以自己的字“東璧”為堂號,創立了“東璧堂”,坐堂行醫,并潛心創作了《瀕湖脈學》《脈訣考證》《奇經八脈考》《本草綱目》等多部醫學著作。
編寫《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多年的心愿。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他發現歷代主流本草典籍存在諸多錯誤,而且編纂簡單、分類粗糙、檢索不便,若以此為據行醫,易用錯藥,貽誤病情,因此,他立志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為了編纂《本草綱目》,李時珍鉆研歷代醫學名典,遍讀古今經史百家書籍800余部,為了實地考察,采集藥物,他又跋山涉水,足跡遍及北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等地。
《本草綱目》始篆于1552年,著成于1578年,后又經10年三易其稿,1590年得到金陵藏書家胡承龍出資相助,終在1596年刻成問世。那時,李時珍已辭世3年?!侗静菥V目》全書共190萬字,按照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16部,編著成52卷,匯集歷代本草藥物1518種,新增藥物374種,包括植物、動物、礦物藥物總計1892種;匯集整理歷代藥方2936首,新增藥方8160首,總計11096首;另有藥物插圖1109幅。
《本草綱目》不僅糾正了歷代本草典籍的錯誤,補充了不足,還創立了本草分類新體系——綱目分類體系,從生命的原始要素開始,沿著生命的自然進化過程分門別類,體現了從微觀到宏觀、從無機到有機、從低級到高級的分類思想。達爾文在編寫《物種起源說》時,借鑒了《本草綱目》的研究成果,并推崇其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2011年,《本草綱目》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
記者來到李時珍紀念館時,蘄春縣第二實驗小學的孩子正在這里開展研學活動。李時珍紀念館館長胡慶華告訴記者,除了當地學校,湖北、湖南、山東、安徽、江西等地的學校也會組織學生來這里研學游,每年前來研學的學生大約有10萬人次,其中尤以學習中醫藥的學生居多。
胡慶華說,為了更好地傳播中醫藥文化,紀念館還開設有中醫講堂,舉辦中醫講座。節假日的時候,還會請來老中醫為民眾義診?!袄顣r珍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我們希望通過舉辦各種公益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李時珍的故事,了解中醫藥文化?!焙鷳c華說。
世界艾草博物館里的“小小李時珍”
當年,為便于廣大百姓看病就診,李時珍將“東璧堂”擴建為前店后坊的“李氏藥鋪”,研制丹、膏、丸、散及藥酒為人祛疾治病。新中國成立后,幾經改造和變遷,“李氏藥鋪”演變成為如今的李時珍醫藥集團。為了展示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讓中醫藥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李時珍醫藥集團將園區打造成了中醫養生科普旅游的研學基地。園區內建有一座世界艾草博物館,記錄著蘄春艾草的歷史、功效及其在世界上的影響。
李時珍醫藥集團文化中心文旅部負責人王成慶告訴記者,在蘄春,人們歷來都有用艾草煎湯洗浴的習俗。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小孩傷風感冒也會用艾草泡澡或泡腳,以驅除風寒濕邪。
正在世界艾草博物館研學參觀的,還有蘄春縣第四實驗小學5年級的學生,他們觀看李時珍紀錄片、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辨識多種常見的中草藥材,了解艾葉的基本功效,體驗制作艾香和艾草手工皂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艾草的功效,還能增強動手能力,拓寬視野,同時緩解學習壓力,很受學生的喜愛。
蘄春縣第四實驗小學的徐老師告訴記者,學校每學期都會安排高年級學生開展研學活動,活動短則半天,長則三到四天?;顒觾热葚S富多樣,例如參觀蘄艾小鎮,參加“我是小小李時珍”培訓課程等。“中醫藥文化已經納入了教學大綱。身為蘄春人,這些都要懂得”。
王成慶告訴記者,“我是小小李時珍”是李時珍醫藥集團與蘄春縣中小學校合作的研學課程,學習時間為4~6天,包括室內課程和室外課程。室內課程主要是學習辨識中藥材,室外課程則是在園區的百草園里體驗種植中藥材,通過實踐了解不同中藥材的生長環境,“例如什么樣的土壤適合種植(中藥材),根須要埋在地下多深,需要多少水分、光照有什么要求,等等。參加培訓課程的孩子們都會帶著知識和技能回家。他們會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艾灸,幫他們用艾葉泡腳、按摩?!?/p>
為了更好地總結和弘揚李時珍文化和蘄艾文化,激發和培養廣大青少年對中醫藥文化的熱愛和興趣,蘄春縣教育局還組織編寫了《我愛李時珍》(中、小學兩個版本)、《走進本草博物世界——寫給孩子們的本草歌》等“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讀本,并在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推廣使用,以構建學生能聽懂、有特色、重體驗的中醫藥文化課程體系,把中醫藥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里。
關鍵詞:
60個城市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石家莊市成功入選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下發通知,確定了60個城市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石家莊市成功入選。按照通知要求,各...
四川全省5個氣膜方艙實驗室已投入工作 24小時運轉日均檢測可達25萬管
9月4日,四川在線記者從四川省衛健委獲悉,目前全省5個氣膜方艙實驗室已投入工作。5個氣膜方艙實驗室24小時滿負荷運轉,日均核酸檢測能力可
買“倉庫盲盒”真的賺了嗎?盲盒里的貨物又是哪里來的?
快遞盲盒又稱百貨盲盒或盲袋,在電商平臺往往按斤或按件交易,商家宣稱買到就是賺到穩賺不虧,吸引不少人購買。買倉庫盲盒真的賺了嗎?盲盒
切實為婦女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蘭州市6個“婦女之家”入選省級示范“婦女之家”
9月2日,記者從市婦聯獲悉,為深入推進全省婦聯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基層婦聯組織建設改革,全面推動婦聯組織陣地建設提質增效,經層層推...
簽字確認相關約定或簽訂免責聲明 遇到糾紛后商家就能免責嗎?
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服務時,一些商家會讓其簽字確認相關約定或簽訂免責聲明。但是,遇到糾紛后,商家就能免責嗎?天津的姚女士日前網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