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四川三星堆遺址再次給大眾帶來了驚喜,造型別致的豬鼻龍、首次出土的四翼神獸、精巧絕倫的羽翼鏤空青銅鳥,每一件都挑動著大眾的視覺神經與心弦。首次出土的四翼神獸,頭似老虎,身帶四翼,背馱神樹,專家推測這有可能是多種動物的混合體,身上的四翼便是三星堆文化對飛鳥尊崇的繼承。隨手翻檢三星堆出土文物,確實隨處可見造型不一的飛鳥元素,體現出了古巴蜀文化對飛鳥的青睞與尊崇。那么,古巴蜀文化對飛鳥如此尊崇,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統呢?
躲避洪水猛獸的神力令人向往
(相關資料圖)
古巴蜀文化對飛鳥的尊崇與巴蜀地區的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古人用“其山萃嵂以嵳峩”來形容巴蜀地區的地理環境,簡而言之,即是山高谷深,河密流激。三星堆遺址所處的時期,恰逢全球氣候處于比較溫暖濕潤時,巴蜀地區山高谷深的地理環境極為容易滋生虎豹熊羆等大型動物,百獸雜處的環境自然也就威脅到了巴蜀先民的生存。
與此同時,四川盆地內部平原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每逢夏秋漲水季節來到,下游居民則惟避洪水,苦不堪言。在對抗洪水猛獸的同時,巴蜀先民發現每當洪水猛獸來襲之時,飛鳥則可以振動翅膀飛向高處,躲避災難,這讓身陷險境的巴蜀先民無不向往之。
在自然世界的秘密尚未被揭露的古巴蜀文化時期,人類就猶如襁褓嬰兒,對未知事物只能歸咎于超自然力量。飛鳥在躲避洪水猛獸時的優異表現,令巴蜀先民向往的同時也心生敬意,他們將飛鳥視為神力的化身與自身的保護神,并企圖通過尊崇飛鳥的形式來分享飛鳥的神力。
神話傳說《精衛填?!分芯l死后化身為鳥,銜石填海,可為何偏偏是飛鳥呢?這是因為飛鳥能夠有效躲避洪水的襲擊,《精衛填海》的神話傳說實質上暗含著先民心中飛鳥能夠抗拒洪水的意蘊,這和巴蜀先民對待飛鳥的態度不謀而合。
借飛鳥溫順的性格來凝聚人心
巴蜀之地山高林深,百獸雜處,《山海經》中就頗有記載,《南山經》中就說:“基山……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浮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盡管《山海經》中的記載多怪誕不經,但這些記載卻反映出了當時巴蜀地區猛獸橫行,人們深受其害,如果將《山海經》中的記載看成先民對這些猛獸的刻意丑化,那就更可以反映出彼時先民的生存狀況。
與此相反的是,先民們對于飛鳥的描寫卻格外友好,《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就說:“氐羌以鸞鳥(古人視鸞鳥為吉祥之鳥)”“有弇之山,五采之鳥仰天,名曰鳴鳥。爰有百樂歌舞之風”“有白鳥,青翼,黃尾,玄喙”。和諸多猛獸的描寫比起來,飛鳥在先民的印象中明顯更加溫順柔和,甚至是吉祥如意的化身。這或許是和飛鳥溫順的性格有關,它們并不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甚至有時候還可以與人類為伴。
飛鳥所蘊含著的吉祥意蘊,讓許多巴蜀先民奉為神靈,并將其作為部族的圖騰,借此來凝聚人心,甚至不少的巴蜀先民直接讓其祖先與飛鳥聯系上。
廣為流傳的望帝化身為杜鵑鳥的傳說即是最好的例子。望帝杜宇是巴蜀傳說中的農業神,死后化身為杜鵑,每年春耕時分便會啼叫,巴蜀先民視之為“望帝魂也”,并向化身為杜鵑鳥的望帝祈禱,希望能有一個好收成。
除望帝之外,《蜀王本紀》中記載的蜀地三王蠶叢、柏灌、魚鳧都與飛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巴蜀先民對于飛鳥的尊崇進一步與祖先崇拜結合,在傳說代代相傳的過程中,對于祖先的認同實質上也包含著對飛鳥崇拜的認可,這種認可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滲透到了巴蜀先民的文化基因中,并在三星堆遺址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構成了巴蜀先民與天神溝通的媒介
古人借助神權來鞏固自己在世間的統治,已是不用言說的常用手段。在巴蜀先民的心目中飛鳥具有極其神奇的力量,這使得先民在統馭民眾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將飛鳥視為神權統治的象征。但是除卻筆者已經談到的以外,飛鳥之所以能夠被視為神權統治的象征,其實還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飛鳥能夠振翅高飛,通往天際或者是高山之巔,而這些地方在古人的心目中被幻想成各種神秘力量的來源以及神仙的住所。飛鳥此舉,無疑使得巴蜀先民將它們視為溝通天神之物,在三星堆一號坑曾經出土過幾件金殼竹杖,上面鐫刻著一組由“人頭、鳥、魚和羽箭”構成的圖案,人頭被置于最下方,而羽箭則貫穿鳥和魚之間。無獨有偶的是,在成都金沙遺址中也曾出土過一件金冠帶,上面也鐫刻著同樣的圖案。
有學者指出,“人頭、鳥、魚和羽箭”的圖案實質上表達出了巴蜀先民對于太陽神的崇拜,同時也構成了巴蜀先民與天神溝通的媒介,這些金殼竹杖與金冠帶都是巴蜀先民用來溝通天神之物。
不僅是金殼竹杖和金冠帶上的飛鳥圖案被視為巴蜀先民對于太陽神的崇拜,在三星堆出土的著名文物青銅神樹也被視為巴蜀先民對于太陽神的尊崇,而飛鳥因素就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是對我國神話傳說中扶桑樹的還原,《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樹乃是古代太陽的棲息之地,同時,古人又有“金烏負日”的說法:“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因此,金烏又被視為太陽的象征,在成都金沙遺址中就有一件四鳥繞日金飾,中間是十二道火焰的太陽,圍繞著太陽的即是四只金烏。而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上隨處可見的飛鳥掛飾,毫無疑問即是象征著在扶桑樹棲息的太陽。
總而言之,飛鳥在巴蜀先民心目中的多層神秘意蘊交織在一起,共同組成了巴蜀先民借以統馭萬民的權力基礎。在眾多三星堆出土的神樹、神壇、神殿中,飛鳥掛飾是最為常見的,飛鳥元素在被借以統馭萬民的過程中,其尊貴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這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過程。
巴蜀先民對飛鳥的青睞實質上有多方面的原因,地理環境、社會文化、歷史記憶都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亦有學者認為這其中還有巴蜀地區與中原文明文化交流的結果。但無論如何,三星堆出土的眾多包含飛鳥元素的文物則為我們提供了一把鑰匙,一把解開關于古巴蜀地區文化基因的鑰匙。通過這把鑰匙,我們不難窺見已經遠去先民們的心靈世界與社會生活。
關鍵詞: 三星堆遺址
今年下半年 鄭州又將推出哪些文旅惠民活動和精彩劇目?
8月27日,鄭州市政府召開2022年教體文衛醫療民生實事新聞發布會。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鄭州發放2000萬文旅消費券...
南京博物館兩項展覽榮獲新時代博物館百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日前,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文物報社聯合開展了新時代博物館百大陳列展覽精品展示推介系列活動,集中展示宣傳新時代以來榮獲全國博物館...
最新消息!德州市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支隊成立揭牌儀式舉行
8月27日,我市舉行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進會議暨德州市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支隊成立揭牌儀式。根據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應急管
三種形式接待來訪 大慶高新區檢察院群眾來訪接待場所暫時關閉
為全面落實新冠疫情聯防聯控措施,2022年8月23日起,大慶高新區人民檢察院群眾來訪接待場所暫時關閉,以來信、網絡和電話方式接待群眾來訪
維護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 石家莊市郵政快遞行業首份行業集體合同簽訂
為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進一步深化全市新業態領域集體協商工作,8月24日,石家莊市舉辦郵政快遞行業集體合同簽訂儀式。本次簽訂的《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