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天天快播報】年紀輕輕,說話怎么“乙里乙氣”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打開你的微信,輸入“收到”“麻煩”“拜托”“打擾”等詞,蹦出來幾百條聊天記錄,那么恭喜,你一定是一個資深職場人?;ヂ摼W用詞最善于推陳出新,“乙里乙氣”應運而生,意為說話“乙方感”太強,程式化的客氣,總像在和甲方說話。


(相關資料圖)

在合同術語中,甲方是提出目標的一方,往往也是出資方,乙方是完成目標的一方,從甲方獲取收益。在一個甲方市場中,乙方為了收益,只能盡己所能滿足甲方的需求,就算你想要五彩斑斕的黑我也一定給你辦到。這在語言的表現上,就是過分恭敬。

首先要聲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當然需要互相尊重。然而身處職場,清晰的層級,讓初來乍到的年輕人不由得謹小慎微,抱著“恭敬總不會錯”的心態,讓自己坐穩了“乙方”。

互聯網上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乙里乙氣”。屏幕上的對話,屏蔽了除卻回復時間和文字之外的所有表達因素?;ハ嗫床灰姳砬?、聽不到語氣,那些人與人交往中最微妙的信息,被一刀切除。這時候,只能在文字上加大投入,從而導致語言的通貨膨脹。

最簡單的例子,網上聊天,你說“哈哈”,那不是真的笑,甚至已被定義為漠然的冷嘲,只有打出一串“哈哈哈哈哈哈哈”,才能表達你真的在笑,這個“哈”字的數量,據說起步是7個,有時候可多達刷一屏。

語言通貨膨脹的另一種現象,就是“大詞”“謙辭”的濫用,也就是我們說的“乙里乙氣”。其實設想,兩個人面對面交流時,如果一方猛然“啪”地90度鞠躬,說“拜托了”“辛苦了”,而所“拜托”之事只是幫忙掩上辦公室門,那雙方估計都要跌入尷尬的深淵。但這樣的對話,在網絡聊天時,卻司空見慣。

自從微信讓職場人的工作和生活再也分不開后,微信群里的工作任務,就成了大型花式敬語展覽現場,而“排隊”這一現實中可能總有人想挑戰的規則,在微信中竟得到了貫徹。

有人發布一條并無特定指向的日常通知,一群人一模一樣地回復“收到”,往往還得加上“辛苦了”,盡管可能這件事既是分內也并不辛苦。當然,其實大家也許都默認了一個規則,那一句“辛苦”背后并無多少真情實意,功能約等于一個標點符號。

一些原本明確的下級對上級的術語,也被泛濫到日常交流,比如,“安排”“落實”,好好說話,有這么難?也許有人辯駁,這只是一種戲謔的說法,但潛意識中,這些“乙里乙氣”是否就是一種言不由衷的自我矮化呢?

更不應該的是,“乙里乙氣”還可能從職場蔓延到其他場景,比如大學校園等。

我并不是多么討厭這些詞語本身,而是因為“乙里乙氣”帶來的并非禮貌,而是雙方關系的不對等。在契約社會,在一個健康的職場,你真的需要給自己找那么多“甲方”嗎?換個角度,對某些人來說,你真的以為自己是“甲方”?

一個團隊若以共同目標為導向,那么每一個成員都應該各司其職、守土有責,且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如果人人只會“收到”,團隊的活力將大打折扣。而一件日常的分內之事,也要“辛苦”,人啊未免過于脆弱。大量的無效客氣,會讓團隊卷入內耗的旋渦。

當我們有求于人、需要找人合作,自然要表現出足夠的禮貌。但“乙里乙氣”的泛濫,恰恰并不能讓人感受到禮貌,只是一種規訓。況且,如果人與人之間的禮貌,要視甲乙的站位來決定,那么,這也并非文明社會的風度。真正的禮貌,應該是無論何時何地的平視與真誠。

年輕人啊,咱們不妨擺脫“乙里乙氣”,做事的做事,發聲的發聲,最大的“甲方”當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傳感物聯網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