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當前看點!賦予古籍“新生命”

來源:北京日報  

在中國書店的古籍店堂,徐曉靜認真翻閱古籍文獻,這里有她親手修復的古籍,也有前輩修復的古籍,在這里她能夠吸取更多營養。

在修復古籍中,為了連接斷開的字跡筆畫,徐曉靜用了“浮水法”,一點一點地挪動字跡筆畫,讓它嚴絲合縫地連接在一起。修復師需要心靜如水般的沉著。

修復古籍離不開高科技加持,通過紙張纖維檢測儀器,可以讓徐曉靜從容判斷古籍以及修復用紙的成分、配比等。


(相關資料圖)

天氣晴好的時候,徐曉靜就當成“曝書節”,晾曬古籍可以有效地為古籍除濕防霉、驅蟲防蛀。

開設于清末民初的“肄雅堂”是當時京城最負盛名的古籍修復書鋪,如今徐曉靜和她的團隊在為保持好這塊金字招牌不懈進取。

體重不足百斤的徐曉靜使出渾身力氣操作壓力器,這個步驟可以有效讓古籍定型和壓實。

每次修復工作徐曉靜都認為是在和古人的智慧對話。

徐曉靜帶領團隊完成了很多高難度的工作,閑暇之余她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攝/本報記者 蔡代征

中國書店古籍修復中心,四代人用過的錘書石沉淀著歲月的痕跡,滿墻張貼著剛剛托裱的虎皮宣泛著自然光澤,庫房書柜里珍藏的一片片紙張有著幾百年歷史。古籍修復師徐曉靜沉浸在這個與眾不同的世界,一干就是17年,她感恩企業提供這樣的舞臺,讓她盡情“舞蹈”,感恩那些與古籍相依相存的日日夜夜。

徐曉靜和同事前一段時間剛剛修復完成清代雍正內府銅活字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部分零冊,他們用了6個多月已修復近30冊,還有10余冊古籍等待著古籍修復師的挑戰。

在外人看來,徐曉靜的手邊都是尋常工具,一碗糨糊、一支毛筆、一把鑷子、一把竹啟子、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個噴壺,她每天運用它們,施展化腐朽為神奇的“絕活”。徐曉靜正在為一家公藏機構修復古籍,書葉是竹紙的,她就用中國書店保存下來的上百年的與之較為相仿的竹紙進行修補,“古籍距今已有幾百年,一模一樣的紙可遇不可求。”在古籍修復師的眼里,今紙和古紙,尤其在紙張原材料、制造工藝、修補效果等方面有著太大的區別,新紙有火氣、硬挺,老紙陳掉了火氣,柔軟一些,好用一些。徐曉靜說:“在古籍修復中,配紙(用于修補的紙)有‘寧淺勿深’的原則,且修補時其簾紋方向、正反等都要與原書葉保持一致,這樣兩者的伸縮或膨脹也會保持一致,隨著時間流逝,修補紙顏色也會變深,兩者更加吻合?!?/p>

古語常言書有水、火、兵、蟲“四厄”,古籍修復就是搶救古籍文獻于“四厄”、延續古籍生命的珍貴技藝。徐曉靜說,每一部破損古籍都要經過制定修復方案、配紙、補破、溜口、倒葉、晾干、折葉、順葉、拼接撕裂、拼湊掉渣、紙張脫酸、紙張清洗等幾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環環相扣,“如果這一步沒做好,下一步肯定做不好,再下一步更做不好?!?/p>

2008年6月,中國書店古籍修復技藝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6年徐曉靜成為中國書店肄雅堂古籍修復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并于2018年獲評“北京市西城區古籍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她回憶著跟師傅學徒的往事,師傅雙手托著一葉古籍,就像托著嬰兒一樣,滿眼都寫著珍視,這樣的時刻感染著她?!拔覄傞_始是打下手幫師傅晾書葉,他讓我輕輕從書角拿起,呈45度角,慢慢掀起來,每個動作都有要領?!惫馐橇罆~、收書葉,徐曉靜就干了兩三個月。接下來,她學習折葉、順葉等,然后慢慢上手修補書葉,哪些時候手該重,哪些時候手該輕,她不斷地學,不斷地悟。熬制糨糊也是徐曉靜要掌握的基本功,薄一些的書葉糨糊要稀,厚一些的書葉要稠,她特別提到古籍紙張太嬌弱了,大部分為竹、皮、草類、木材等加工做成,經不起任何化學物質的侵擾。“用糨糊作為黏合劑修補書葉也是代代傳下來的,還有一個可逆性的修復原則,如果修補得不合適,可以悶點水再揭開?!?/p>

“古籍修復是個綜合學科,要懂歷史,還要懂審美,比如配紙、染紙要懂得配色,還要懂版本知識,以及古漢語知識、裝幀形式、印刷技藝等?!毙鞎造o說,古籍修復永遠處于學習狀態,是個活到老學到老實踐到老的過程。單說補字,以前文字缺失,一定要把字補上,還要畫欄框界行。而現在古籍已經成為了一種文物,修復秉持真實性、歷史性、可識別性等原則,基本不補文字,也不畫欄框界行了。

每一次修復面臨的難題不盡相同。徐曉靜和同事曾經修復過一批佛經,展開來有七八米長,清洗和翻葉都非常困難。徐曉靜和同事試過多次都不成功,最后,他們做起了試驗:制作一個模型,再做一個圓形磙子,把紙張滾上去,補一點,放一點,再翻過來滾。試驗成功了,這批佛經最終獲得了“新生”。

“我們修復只是為了延長古籍的壽命,并不能讓它長生不老?!毙鞎造o說,古籍真實現狀是:據國家圖書館統計,目前全國僅公藏機構擁有古籍總量就超過5000萬冊,需要修復的有1500余萬冊。全國古籍修復師從2007年不足100人到今天幾千人,一位成熟的古籍修復師一年最多修100冊,據此推算,要完成全部修復工作仍需幾百年,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更何況古籍這邊修復著,另一邊修復后的古籍還在隨著時間流逝不斷遭受損壞或自然老化。

一方面是亟待修復的古籍浩如煙海,而專業修復師人才匱乏,少得可憐;另一方面是修復材料難得。徐曉靜因此呼吁,希望更多有志向有情懷、耐得住寂寞的年輕人加入到古籍修復隊伍中來,大家一起攜手傳承中華傳統技藝。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