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從1982年到2022年,中國小劇場戲劇走過了四十年的歷程,也代表著中國當代戲劇四十年的發展歷史。在這坎坷與探索相伴、寂寞與輝煌同生的四十年時光中,有無數的親歷者、見證者,也有極為重要的開拓者、推動者,在中國戲劇的長廊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和一段段值得記錄的故事,值得人們記住。
開創者林兆華:
導演中國第一部小劇場戲劇《絕對信號》
提到中國小劇場戲劇,林兆華導演的《絕對信號》絕對是不可不提的里程碑式作品。四十年前,這出充滿實驗探索精神的小戲,引發了中國戲劇的重大變革,開啟了中國當代戲劇新天地。
1982年的林兆華,還是一個剛剛從演員轉行的新人導演。他想排一出新戲《絕對信號》,講的是在一節車廂內,圍繞失業青年黑子、少女蜜蜂、見習車長小號,以及老車長與車匪之間的各種關系和較量,展開的激烈矛盾與沖突。與以往戲劇最大的不同是,《絕對信號》的劇本里包含了三個空間:現實空間、回憶空間、想象空間,把這三個空間同時在舞臺上表現出來,在以前的中國戲劇舞臺上還從未嘗試過。
林兆華動員北京人藝老藝術家林連昆來演老車長,其他角色由劇院年輕演員扮演。北京最熱的七八月,林兆華帶領劇組一起去豐臺車務段體驗生活,在廢棄的車廂里實景排戲,引得好多工人都來看他們。當時創作非常困難,沒有錢,沒有場地,也沒有舞臺,沒有布景道具,林兆華只好簡單的畫了一個圖,跟舞美設計說就要一個車廂框子。于是,這個戲的車體是用被淘汰的燈光箱子組合的;車里的一張小桌、三把椅子都是從廢棄的公共電車上拆下來的。演員們演出時的服裝也都是自己的。沒有燈光設計,林兆華就提出用手電筒來打燈光。有一場戲,要表現人在最恐懼時的心理狀態,林兆華就讓演員們用貼上藍燈光紙的手電筒從下巴往臉上打,營造恐怖的氣氛,效果極佳。林兆華回憶道:“這個戲逼著我用功,很多辦法都是逼出來的。每一個場面,甚至于每一個燈光、音響都得去考慮,沒有現成東西參考?!?/p>
對于表演,林兆華要求演員真實自然地生活在舞臺上,克服一切虛假和造作的表演,他讓演員打破“第四堵墻”,經常跟觀眾交流。演出過程中,由于距離很近,觀眾能感覺得到演員略顯粗重的呼吸,而演員也能感受到觀眾的目光緊盯著自己。劇院藝委會審查時,大家都很緊張。演出結束后,藝委會成員們都不說話,不知道該怎么評價,只有人藝老演員田沖用“怪味兒豆”來形容這個戲。
幸好當時北京人藝院長曹禺的一封信給了林兆華巨大的支持。曹禺在信中充分肯定了《絕對信號》的成功:“《絕對信號》劇組的優異成績是北京人藝優秀傳統的繼承發展。北京人藝從不固步自封,從不原地踏步……我們需要不同的藝術風格、不同風格的劇本來豐富這個劇院的藝術,這將使劇院不致陷入死水一潭。”著名戲劇學者童道明也高度評價道:“中國因為有了《絕對信號》,終于匯入了世界小劇場戲劇運動的大潮?!?/p>
《絕對信號》最開始在北京人藝一樓小排練廳演出,因為太受歡迎,演了十多場后搬到人藝三樓宴會廳,每場賣一百五六十張票,一票難求。那是,即使每天賣幾十張加座也滿足不了觀眾需求。全國各地觀眾都跑來看這出特別的戲,很多人買的都是“站票”。就這樣。這個小戲演出超過百場,一直演到1983年。中國小劇場戲劇就這樣誕生了。
在《絕對信號》的刺激之下,中國小劇場話劇迅速生長。1983年上海導演胡偉民執導了小劇場話劇《母親的歌》。1984年,王曉鷹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小劇場話劇《掛在墻上的老B》。王曉鷹說:“《絕對信號》打破了以往固有的戲劇觀念和形態,讓國內觀眾和從業者都意識到話劇并非天經地義地就要正襟危坐,是一次非常具有震撼性的啟蒙,對國內戲劇創作有著本質化的推動?!闭窃谶@種推動之下,從80年代后期開始中國話劇從小劇場到大劇場都掀起了“探索”的熱潮,涌現出了牟森、孟京輝、田沁鑫、李六乙等一大批著名導演。
推動者傅維伯:
打造金字招牌的“中國小劇場之父”
北京人藝學員班出身的傅維伯曾是林兆華《絕對信號》中的舞臺監督,親歷了《絕對信號》創作和演出的全過程。他說:“小劇場就像是把我們的創作思維撬開了一道縫,有一束光射了進來。”但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將來有一天,自己會被人稱之為“中國小劇場之父”。
《絕對信號》雖然為中國的小劇場戲劇書寫了第一章,但小劇場的發展依然缺少空間。90年代初,《絕對信號》上演10年后,林兆華向北京人藝提出倡議,應當在人藝建立一個小劇場,用來發展小劇場話劇。當時,劇院的經濟狀況特別困難,但還是從人藝基金會中拿出了200多萬,并且把劇院的食堂和倉庫拆掉,騰出地方建造小劇場。人藝小劇場雖然建成了,但卻沒人愿意管理這個劇場。因為誰都不懂小劇場的經營,也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曾經參與過首都劇場多年管理工作的傅維伯,剛從日本留學回國,就被“逼上梁山”當上了北京人藝小劇場經理。等待他的只有1000元的開辦費和一個工作人員。他用其中的500元買了幾張辦公桌,又用剩下的錢給劇場置辦了拖把、簸箕等物品。
1995年11月20日,北京人藝小劇場開幕大戲《情癡》上演,第一輪就演了20場。但是接下來演什么讓傅維伯十分發愁。當時的觀眾對小劇場話劇還沒有什么認識,小劇場話劇創作也更是少而又少。為此,傅維伯想方設法支持和鼓勵年輕戲劇人創作,不僅積極幫助他們宣傳推廣,并且自己掏錢投資制作演出,還大膽引入了“股份制”。當時李六乙編劇導演的《非常麻將》,傅維伯和戈大立投資制作,主演何冰、吳剛、馮遠征都不收排練和演出費,演出后票房分成:編劇導演占20%,三位演員各占15%,負責投資的兩位制作人各占15%,剩下5%作為工作人員的獎勵。這部原本在劇院沒有通過的戲,在小劇場一口氣演了20多場,賣出30多萬元的票房。五位主創每人分了幾萬元,而當時演員在劇院的演出費每場才一二百元。
傅維伯每年都把劇場盈利的一部分拿出來,作為扶持年輕創作者的創作基金、獎勵基金。如今功成名就的導演孟京輝、田沁鑫,還有無數走上戲劇之路的戲劇人,當年都曾得到過傅維伯的幫助。他說,自己做劇場的目的不是要掙錢,而是希望能夠多支持一下年輕人,讓他們有信心能夠繼續做下去。漸漸地,人藝小劇場成為了一塊金字招牌,演出場次多,演出劇目影響力大、票房好,所有創作者都把這里視為小劇場話劇的圣殿。人藝小劇場一年演出場次最多時可達到283場,除去必要的裝臺時間,剩下的時間都有演出。
2004年調入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傅維伯,又開始籌備東方先鋒劇場(現國話先鋒劇場)的運營管理。2005年,東方先鋒劇場開業,和當年的人藝小劇場面臨同樣的困難。新劇場沒資金沒人力,連幕布都沒有,傅維伯只好借助各種資源想辦法,還自己投資做戲。在他花費無數心血的努力下,東方先鋒劇場成為了可以和人藝小劇場匹敵的新地標,演出場次最多達到336場,有時候一天能有兩場演出。
多年來,傅維伯還參與發起創立并組織了“全國大學生戲劇節”“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體制外優秀青年導演作品展”等專門培養青年戲劇創作者的平臺,黃盈、顧雷、邵澤輝、趙淼、李建軍、王翀等當今活躍在舞臺上的中生代導演,都是在這些平臺上成長起來的。在挖掘優秀青年戲劇人才的同時,傅維伯還非常注重戲劇觀眾的培養?!跋胍嘤徒∪莩鍪袌觥⒔㈤L期可持續發展的戲劇文化產業,一定要在觀眾群體的學生時代就培養他們對戲劇藝術的持續興趣和愛好。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劇場,演出市場才能真正蓬勃發展起來?!比缃?,已經退休的傅維伯,還在臺前幕后不遺余力地支持著一代又一代戲劇人的創作,因為這是他一生熱愛的事業。
記錄者李晏:
拍攝無數劇照的“中國當代劇場史活化石”
20歲左右時曾經連考五年戲劇學院未果的李晏,以另外一種形式將自己的人生和戲劇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他就舉著一臺當時還屬罕見的照相機出入各種排練場和劇場,為林兆華、牟森、孟京輝、田沁鑫、李六乙、賴聲川、任鳴、王曉鷹等著名導演的一路創作留下珍貴的影像記錄,也留下了姜文、陳建斌、李亞鵬、袁泉、陶虹、朱媛媛、辛柏青、郭濤、江珊、湯唯等眾多明星當年在舞臺上初露頭角的青澀樣子。
林兆華稱李晏為“多年舞臺活的記錄”。濮存昕說:“快門無法記數的按動如同他生命的心跳,一定是源于生命的熱愛,他把對一方舞臺上的最值得熱愛的瞬間定格下來,連同他的愛獻于我們?!碧锴喏胃兄x他:“他用觀看的方式,通過他的鏡頭,記錄中國,記錄戲劇,記錄發展,記錄成長。記錄注定的時代舞臺上,跌落的、逞強的、冷靜的、欲望的、壓抑的、糾纏的種種屬于戲劇的動作。多少年,李晏的眼睛和他手中的相機從無一絲分離,直擊戲劇這一個核心!”
演員黃磊也稱李晏為“傳奇人物”:“他幾乎用相機記錄了近三十年的整個中國戲劇發展狀況,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所有戲劇活動及事件發生的地址,無論是一個中戲三年級的習作,還是一臺彼得·布魯克的大戲,他都在。李晏是個傳奇,他是中國當代戲劇發展歷程中的‘活化石’,他的鏡頭所記錄的一切,未來可以稱為‘歷史’?!?/p>
李晏則把自己定位成“距離戲劇最近的觀眾”。他看戲,也看戲外的人,他用他的觀察和體味,還原了中國當代戲劇幾十年的編年史。他在用攝影記錄戲劇的同時,還為戲劇的宣傳、普及做了大量工作,他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了大量戲劇報道、評論和劇照。他還寫了一本叫做《當戲已成往事》的書,記錄了自己所親歷的眾多臺前幕后和戲劇圈重要的人與事。因為李晏的記錄,一部部在中國戲劇史上有著非凡意義的作品留下了重要的資料。而且很多當時因為太過超前而難以被人理解的作品,也因為他的記錄,給后人提供了繼續了解它們、讀懂它們的可能。
今年,“劇影晏然——李晏小劇場戲劇攝影展”作為紀念中國小劇場戲劇40周年系列活動的首個展覽活動在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很多戲劇人和觀眾都慕名前去觀看,并在一幅幅記錄了珍貴歷史的劇照前留影紀念。
開拓者李羊朵:
創辦鼓樓西劇場做戲劇文化的傳播者
北京的劇場很多,小劇場也不少,但民營小劇場卻屈指可數?,F在僅存的鼓樓西劇場、大麥超劇場、中間劇場……每一家都各有特色,在艱難的運營環境中,為戲劇的發展開拓著天地,奉獻著力量。
位于鼓樓西大街小八道灣胡同里的鼓樓西劇場,曾經是全總文工團的排練廳,大多數時候屬于閑置狀態,但當李羊朵在朋友的介紹下走進這個小院,一下子便敏銳又感性地相中了這里,將其承包下來,不惜花重金進行重新裝修改造,將其脫胎換骨成一座嶄新的小劇場。2014年“橫空出世”的鼓樓西劇場,很快就躋身成為北京最受大家喜愛的小劇場之一。從轟動的開業大戲《枕頭人》,到《麗南山的美人》《那年我學開車》《晚安媽媽》《人鼠之間》《降E大調三重奏》等等一系列鼓樓西制作的戲劇,八年來,在李羊朵的精心打理和運營下,鼓樓西劇場已經成為一個有劇場、排練廳、書店、咖啡廳的“北京文藝地標”,一出出口碑流傳的好戲、一場場名家云集的朗讀會,都吸引著無數觀眾到此觀劇和相聚。
然而,民營小劇場也承受著種種巨大的壓力和困難,時刻面對生存的危機和挑戰。2020年疫情期間,鼓樓西劇場在無法正常演出的情況下,生存遭遇危機,李羊朵跳出行業領域,選擇了社會互助的方式,和家鄉有果園的戲劇人李國杰聯手,以預售果農櫻桃的形式守護劇場這一精神家園。此舉不僅得到了業界和觀眾們的大力支持,也為疫情之下的行業自救和疫情之后的行業發展帶來了探索和思考。
堅強挺立下來的鼓樓西劇場,還攜手大麥Mailive,聯合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系共同發起了“1+1青年導演戲劇制造計劃”;聯合各個機構成立了“鼓樓西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系教學實踐基地”“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中國分會青年評論人才實踐基地”“鼓樓西田湉漢唐舞創作中心”,還發起了“鼓樓西校園計劃”……全方位培養戲劇人才,鼓勵戲劇創作。
2021年12月,李羊朵作為代表參加了文代會,讓她有了更多的觸動和思考。她說:“劇場是一個造夢的地方,同時也是文學藝術表達和發聲的地方。作為一個獨立劇場的經營者、制作人,鼓樓西劇場是夢想出發與實現的起點。鼓樓西有著自己獨立的劇場精神和思考,更人文、更現代和更獨特?!睂τ诠臉俏魅缃褚查_始創作很多大劇場劇目,李羊朵堅定地表示:“鼓樓西一點點在成長,在壯大,在擴展,但鼓樓西的小劇場演出是我們不變的初心。我們希望讓更多人從戲劇中受益,讓更多人愛上戲劇,真正踐行做戲劇文化的傳播者?!?/p>
關鍵詞:
唐山市啟動應急生活必需品網格化保供體系
記者從唐山市舉行的2022年第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月14日,唐山市印發了《建立唐山市應急生活必需品網格化保供體系的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