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海清童瑤飆戲,《心居》直面外地媳婦與本地大姑姐的家庭糾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雖然近年的雙女主劇不少,但海清和童瑤攜手演繹的《心居》,還是讓觀眾有了一些新鮮感。作品通過一對互為映照的雙女主,詮釋了當代中國的家庭關系蛻變和時代變遷。

從劇情開篇矛盾設置來看,《心居》是一部探討女性婚姻家庭議題的作品。馮曉琴和顧清俞這對姑嫂甫一出場,就展開了鮮明對比,快節奏的交叉剪輯交代了兩個女主人公的不同生活軌跡:海清飾演的馮曉琴辛勞勤儉照顧一家老小,同時夢想著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童瑤飾演的顧清俞馳騁職場、生活精致、嚴于自我管理、開篇就和男友利落分手。

在身份、階層的對比之外,劇情呈現了兩個具有不同自我意識的典型人物。馮曉琴從外地嫁到上海,是每天圍著家人和生活轉的家庭主婦,她的自我意識是圍繞家庭構建的。顧清俞則是金字塔尖的都市麗人,是標簽化的獨立女性,自我意識強烈。

引爆雙女主性格沖突的事件是買房。馮曉琴要買房,為的是兒子能上好學校,再把老家的父母、弟弟帶到上海來,最終成為“真真正正的上海人”,于她而言,房子是身份的象征,擁有自己的房子便是“上海人”身份的確認。顧清俞要買房,為的是心里放不下的一段情愫——和初戀約定重逢的“圓深路68號”,于她而言,房子是浪漫前緣的具象化,是少女情懷的美好寄托。

馮曉琴欠缺獨立意識,她把改變生活的希望理所當然地寄托在家人身上,望子成龍,望夫成龍,對家人有著自己渾然不覺的控制欲。為了實現安居夢,馮曉琴讓丈夫顧磊向姐姐顧清俞借錢買房。而身為投行精英的顧清俞卻不愿出手相助,她堅持著對外來弟媳的“傲慢與偏見”,在處理家庭關系時不懂得親人之間的相互扶持、將心比心。

成長背景、人生閱歷、價值觀的種種差異,讓馮曉琴和顧清俞的性格碰撞不可避免。比如對于買房子、對于借錢,以及觀眾熱議的“真假LV圍巾”,都讓兩位女主身上不同的性格一目了然,如此的反差讓劇中的沖突水到渠成。前六集劇情沖突的小高潮,是馮曉琴的丈夫、顧清俞的弟弟顧磊在阻止馮曉琴離家出走的過程中,意外摔下樓梯離世。這個重要的劇情轉折點成為雙女主性格命運轉變的起點:馮曉琴原有的家庭依賴和自我意識坍塌,人物開始探尋自我,走向逆境重生;顧清俞也將在磨礪中重塑對情感和生活的認知,實現自我成長。

《心居》把社會轉型期的價值觀念沖突,轉化為外地媳婦與本地大姑姐的家庭故事,讓截然不同又極具典型性的人物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她們從各自的立場和人物邏輯出發,一點點交手,不斷的撕扯,透視出中國式家庭的利益關系和情感矛盾。海清和童瑤兩代青衣對手戲火花不斷,后續劇情的最大看點就是這對雙女主的關系變化,以及她們如何能尋找到各自的“心之所居”。當然,目前播出的劇情也有不少可改進的地方,比如人物厚度尚顯不足,部分情節手法老套,開篇矛盾推升至悲劇小高潮靠的是突發意外的強情節,而不是讓事件無可挽回地緩緩滑向潰敗的戲劇感。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