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讀葉嘉瑩先生的書著,我常常覺得感動,又有絲不忍。先生年逾高齡,一腔赤誠,仍撲在中國古典詩詞文學與傳統文化的復興上。
先生向來極愛詩詞。在她看來,詩有詩的格調,詞有詞的境界。小詞亦可大雅。小詞起初寫的,都是美女與愛情,可就是美女跟愛情,也可以提升到一個很高的修養與境界的層次。詩言志,可那些幽微的心思,若不方便用詩來表達,該怎么辦呢?于是,有了“詩余”,也就是詞,可以寄托那些文人才士的不得志的怨情。小詞里面的這些微言是非常妙的,要求讀者本身有精微的感受辨別的能力,才能從那微言之中興發感動,引申得出很多意思。
這部集子,取名就叫“興于微言”,是葉嘉瑩先生近年講稿的匯總,各篇雖有側重,主題確如書名一般是連貫的?!芭d于微言,以相感動”,這是葉嘉瑩從清朝文人張惠言《詞選序》里得來的句子,她深以之為然,作為自己詩詞學說的核心綱領。
中國古代很多文人都注意到了“有感而發”是詩詞創作的緣起。詩人敏感之心觸接外界時,自然現象、萬物靈長、人情世態、遭際變故等引發了詩人心靈的震撼、情感的搖擺,遂在其心中凝聚成一種興發感動的情意。葉嘉瑩傾向于詩詞創作中那些油然而生的、直接的、自然的本真之情,她將中國古代文論中零散的“興發”觀點系統化,上升到了帶有普遍意義的理論,并落實到具體的批評實踐中。
《興于微言》包括六篇文稿:探求蘇辛二家小詞之微意;談辛棄疾詞一本萬殊的成就;張惠言五首詞中的儒家修養;陳曾壽其人與兩首關于雷峰塔的小詞;呂碧城五首詞中所折射的獨立之志;沈祖棻不讓須眉的“學人之詞”。
蘇辛兩家詞是我們熟悉的,但未必就能領悟其中的微言深意。葉嘉瑩以細讀的方式,一句句剖解,這些小詞,看著像寫景抒情,寫惋惜春光,寫花木芳菲,可是婉轉曲折里有深情隱意,這里邊真是有政治的托喻。這些解讀,結合了蘇辛的政治生涯,慢慢展開論述。
若想感知小詞微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這些作者的生平。葉嘉瑩在解析各首小詞的時候,都是結合作者生平來講述的。讀文學一定需要了解作者嗎?有些讀者很信任自己的文學感知力,覺得只須看原文就夠了,這可就未必了,有些時候,知道了作者的一些經歷,我們才能讀出作品里那些含而不露、隱而不發的未竟之意,詩詞如此,任何文學體裁都如此。
小詞之含蓄,尤其適合微言。讀蘇軾,“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讀辛棄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以為他們在寫什么呢?
葉嘉瑩關注詩人詞人的生平,她所抬舉的詩人詞人,他們的創作須有一條明晰的軌跡,也就是她從西方文學評論里借來的這個詞pattern(風格),她稱之為“一本萬殊”。不是千篇一律,老說一樣的話;而是一本萬殊,根是一個,但是發展出來的每一片葉子、每一個花朵都是不一樣的,那才是偉大的作者。一顆詩心,學貫中西,借鑒西方文論反思中國的傳統詞學,這是葉嘉瑩致力探尋的方向。
我的感覺,葉嘉瑩是有文學潔癖的。她喜歡的詩人詞人,一定是人品高潔的,她于他們的生活、作品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她的興發感動不止來自作品本身的審美,也來自她對人生的感悟,對于國族天下的憂思。
葉嘉瑩為什么那么喜歡張惠言呢?張惠言一生未曾出仕,將精力投入了詞學研究,并且培養出了很多學生,清苦自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陳曾壽是誰呢?婉容的老師。溥儀曾經勸這位老師同去滿洲國,陳曾壽卻放棄了帝后尊師之位,后半生飄零落魄,病逝鄉館。呂碧城棄家奔讀,孤身前往天津,闖出一番作為;沈祖棻的詩詞意境深遠,成為女性詞人的集大成者。此外,葉嘉瑩還談到了李清照、徐燦、賀雙卿等女詞人。她自己,何嘗不是其中一員呢?
葉嘉瑩認為,小詞之妙,還在于“雙重性別與雙重語境”。寫作者身份之微妙,男性作者用女性口吻來創作,自然引發了托喻之想,感士不遇,隱情于中。詩言志,女子束縛閨閣,無志可言,只能托付于詞。葉嘉瑩說:女詞人從最初的用自己的生命血淚寫出的作品,到隨著男性詞作的演進,從婉約到豪放,到婦女的意識覺醒和解放,再到沈祖棻的“學人之詞”“詩人之詞”“史家之詞”這位集大成者的出現,這一部詞史,值得我們仔細品讀。
《興于微言》的最后一篇,是“代后記”,這是葉嘉瑩的生平自述,與“我心中的詩詞家國”的理想之傾訴。葉嘉瑩于1924年生在北平,她家是葉赫那拉氏的后代,跟納蘭容若同族,她是關在大門里長大的,詩詞浸潤她的深閨日常,家里一度認為女孩子最好不要去上學。后來,北平城經歷戰亂,大宅傾頹,大廈危矣,身邊人紛紛離散。1949年之后,葉先生一家赴臺島生活,遭遇也很坎坷。黍離之悲、身世若萍,故國無望月朦朧。后來,她歸返,回到這片鄉土。
葉嘉瑩這一生,與她捧在手中的詩詞冊子的那些作者們,在生命的歷程上似乎有冥冥的天意勾連。她讀詩、讀詞,讀的也是自己,天涯明月,古今共此一輪。
《興于微言》副標題叫“小詞中的士人修養”。我想起詩人氬弦評價葉嘉瑩為“穿裙子的士”。正是如此,就是如此吧。
關鍵詞: 興于微言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