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遼沈晚報
千園濱水、千園繞城、千園融城,五分鐘見綠、十五分鐘見園、半小時見水系、一小時見綠廊,沈陽中心城區將被打造成一個大公園。昨日,《沈陽公園城市建設近期綠化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首次提出將沈陽建設成為公園城市的目標。
城市建在公園里 城區變大公園
《實施方案》提出,通過夯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本底,加強山水人文資源之間的聯系,打造生態游憩網絡,推進生態要素公園化建設,打造景致,促進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有機融合,構建人文、自然、社會和諧交融的全域藍綠大公園體系,實現“園中建城”。
持續增加綠量,完善結構性綠地和公園布局,通過慢道連通公園成網,構建公園體系;策劃綠楔郊野公園,更好連通城區內外生態藍綠空間,通過綠楔連通內外;推進附屬綠地的公園化、景觀化、特色化建設,強調整體公園化建設。實現“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園一樣”。
打造五個超級生態公園
《實施方案》提出,打造渾河都市中央生態公園、渾北百里運河生態公園、渾南環城水系生態公園、三環環城生態公園、蒲河生態公園,重點打通斷點和薄弱點,實現綠化、慢道和景觀貫通。
5個超級生態公園規劃用地約150平方公里,能夠為中心城區70%的市民提供步行可達的大型生態綠化服務和公園場景體驗,形成園林綠化新亮點、新重心。
2022年,將全面啟動渾河都市中央生態公園提升、擴展工作,將渾河三環段外向東延伸至東四環、向西延伸至鐵西寶馬,加強兩岸增綠和公園化建設,提升二、三環之間兩岸公園場景建設,形成貫通中心城區60公里的渾河都市中央生態公園。
構建5級公園體系
《實施方案》提出,構建口袋公園-社區公園-綜合公園-郊野公園-國家公園形成的5級公園體系。
未來三年,沈陽將重點開展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園路一體化”改造,同步提升內部設施和環境品質。2022年,開展10座綜合公園提升改造工作。重點針對于洪大韓、沈河東部、皇姑昆山路等半徑覆蓋不足地區新建綜合公園、社區公園。每個區新建綜合公園1處、規模不小于10公頃,新建社區公園5處、規模不小于1公頃。2022年計劃啟動新建綜合公園10座,每區新建1處;啟動新建社區公園20座,每區新建2處。
未來三年,沈陽將重點加強視線可及范圍增綠,通過主要道路沿線綠化與二環綠化“雙環成網”,形成長80公里、覆蓋超過200平方公里的貫通共享環城公園環。2022年計劃開展南三環、北二環沿線公園化改造示范工程,示范段長10公里。
未來三年,沈陽將通過農田規?;?、景觀化微改造,打造可進入、可體驗、可游覽的4處都市田園,重點突出科創、山水、田園等主題。2022年,將啟動前期研究工作。
口袋公園突破3000個
截至目前,沈陽已建成口袋公園1070個,《實施方案》中提出,沈陽將建成口袋公園不少于3000個。未來三年,沈陽將利用道路綠化、橋下空間、社區庭院等空間建設2000個口袋公園。2022年,計劃新建1000個口袋公園。其中,市屬、蘇家屯區新建50個,其他9區每個區建設100個。
社區公園不少于500個,綜合公園不少于150個,郊野公園不少于15個,創建遼河國家公園。實現千園濱水、千園繞城、千園融城,實現五分鐘見綠、十五分鐘見園、半小時見水系、一小時見綠廊,將中心城區打造為一個大公園。
構建5000公里慢道體系
《實施方案》提出,建設串聯自然人文資源與城鄉空間、全民共享、功能多元慢道網絡,結構“四橫、兩縱、一網、多聯絡”的慢道體系,總長達到5000公里。充分發揮慢道生態保障、休閑游覽、文體活力、應急避難等功能,形成展示“大河文化+北國風光+慢生活”美好愿景的景觀流線,成為城市品牌和旅游消費的重要吸引點。
未來三年,沈陽將重點打造北山隆崗慢道,利用沿線道路、綠化、水系等空間,形成南北兩條,總長58公里的慢道。2022年,啟動抗美援朝紀念館以東部分規劃建設,長約40公里;還將啟動建設沿三環綠化空間布置慢道,西起白塔堡河,東至張官河,總長10公里。
每區建設慢道不少于30公里
未來三年,原則上每個區選取一處功能區開展局部慢道網建設,打造富有活力的街路環境,促進功能轉型提升,每處功能區慢道網長度不小于10公里。重點貫通慢道、增設城市家具和小品、提升綠化景觀效果,塑造街路特色。結合核心功能板塊建設,同步開展重要街路的有機更新與景觀提升。
2022年新建及改造慢道300公里,每區不少于30公里。
三年時間植樹300萬株
《實施方案》提出,緊密圍繞國土空間規劃提出的“一屏一帶兩山七水多廊”生態安全格局,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全要素保護與修復,著力提高森林覆蓋率。
未來三年,沈陽將植樹300萬株,重點完善結構性綠地、水系沿線、道路旁、鐵路旁綠化以及見縫插綠、臨時綠地建設,增綠22平方公里。
2022年,將完善提升沈康、四環等19條高快速路、主要出口路,沈山、長大、哈大等7條鐵路兩側綠化連續性和景觀水平,扮靚城市形象窗口。利用鐵西、大東現有鐵路專用線建設帶狀公園,營造時尚打卡地。計劃啟動細河于洪新城段、渾南環城水系、南小河藍綠廊道建設,總長50公里。全年計劃植樹104萬株,增綠22平方公里。
空中花園 立體綠化 打造微景觀
針對重點街路、重點區域,將開展高標準的花卉栽擺,利用快速路、高速路、過街天橋等打造百公里空中花廊。2022年每區建設空中花廊不少于10公里。
利用沿街綠地、圍墻、橋區開展立體綠化,栽植地錦等爬藤植物。2022年立體綠化面積50萬平方米,每區不少于5萬平方米。
鼓勵社區內的庭院造景,形成舒適的公園社區。引導公共服務設施的附屬綠地進行開放,實現單位與城市綠化景觀的有機融合。
2022年,每個區附屬綠地公園化建設不少于5處;整治裸露地面50萬平方米,每區不少于5萬平方米。
建設青年友好型街區
在公園城市的建設方面,將植入文化功能、體現文化內涵,形成城市文化新印記。加強公園與體育、文旅等各類功能的有機融合,布局運動場地、文化設施、展演空間以及服務配套設施等功能。在具備條件的公園綠地內設置輪滑、街舞、籃球等場地,助力青年友好型街區建設。
挖掘公園特色,結合慢道布局標識系統,打造城市“生態+文化”地標。布局人物雕塑、園藝小品等文化符號設施,建設文化墻,重點展示傳統文化、英雄故事、城市歷史等文化底蘊。
2022年建設雕塑、文化墻220處。其中,雕塑場景每個區不少于2處,文化墻每個區不少于20處。
關鍵詞: 不少 少于 3000個,沈陽,口袋公園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