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摔倒后如何正確處理?

來源:沈陽晚報  

據統計,大約有70%的老年人死亡和摔倒有直接關系。您有沒有發現,身邊的老人突然摔跤骨折的越來越多了,老人摔跤與小孩不同,小孩摔個跟頭轉個身就爬起來了,而上了年紀的人一旦摔跤就很可能摔進醫院,而且需要經過漫長的恢復期,甚至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骨科醫生管老人摔跤骨折叫做“人生最后一摔”,治療困難,危及生命。11月25日,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蔡振存倡議,老人時要注意防摔,有時間可以做做“易摔體質”測試。

病例

老人摔傷事件頻繁發生

今年5月14日,沈陽市公安局皇姑分局華山派出所民警在出警過程中,發現一位老人躺在馬路邊,民警們立即下車查看。老人因為醉酒,在離開飯店后不慎摔倒,之后便倒地不起。

今年7月22日,民警在于洪區陵西街附發現一名老人摔倒在馬路邊,身旁還有一輛翻倒的電動車,民警見狀立即上前救助。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沈陽老年人走路時突然摔傷事件頻繁發生,而導致骨折的也比較常見,尤其是冬季更是老年人骨折高發期。據統計,我國大約有70%死亡的老年人和摔倒有直接關系。

測試

找個椅子就能測出摔倒風險

你是不是易摔體質?不妨測試一下。

測試者找個椅子坐下。雙手抱肩做起立和坐下的動作,連續做5次。在做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兩點,第一就是上肢一定要放松,第二是腰背部別用力,盡量用下肢肌肉的力量站起來。

蔡振存說,這個過程如果在10秒鐘之內完成,說明你下肢肌肉力量是夠的、不容易摔倒,如果超過10秒則提示你下肢肌肉力量略差一些,底盤不穩,走路的時候就容易摔跤,也就是所謂的易摔體質。

蔡振存說,下肢肌肉力量萎縮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因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肌肉再沒有及時進行鍛煉,力量就會下降,所以這樣的人群要多多注意。這個測試是告訴大家,你是不是“易摔體質”,也就是說你下肢肌肉量夠不夠支撐住穩的行走。

追問一摔倒后容易骨折是因為骨質疏松?

幾年,老年人摔倒骨折的事件頻繁出現在媒體上。很多市民認為摔倒后容易骨折是因為骨質疏松造成的。

蔡振存說,骨折和骨質疏松確實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所謂的骨質疏松就是指骨頭的密度下降了,在受到相同外力作用下的時候就容易斷。一說到骨質疏松大家往往認為都是老年人,但其實年輕人也容易骨質疏松。

追問二出現骨質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蔡振存說,出現骨質疏松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不規律的運動,甚至沒有運動。時走路少,出行都靠交通工具不加強鍛煉骨骼就容易骨質疏松。

第二,和作息時間有一定的關系,比如總宅在家或者晝伏夜出運動少,同時也接受不到陽光紫外線的照射。

第三,愛喝碳酸飲料,總吃一些低蛋白的食物。這些都是年輕人發生骨質疏松的原因。

蔡振存說,老年人通常是下肢肌肉力量逐漸下降了,骨質不結實了,所以就容易摔倒。在走路的過程中如果是相同的摔倒方式,年輕人可能沒什么事,而老年人就容易骨折。

追問三如何判斷自己已經骨質疏松了?

蔡振存說,無論是身體胖瘦、年齡大小,首先要看癥狀,比如說有的人雖然年齡不大但是經常出現周身骨骼疼痛,還不確定部位,并伴隨著乏力、精神狀態萎靡,很可能是骨質疏松。

此外還要看身高,如果說半年之內身高下降2厘米,那就提示可能是骨質疏松,建議到醫院做一個骨密度檢測。

提醒

摔倒后的“誤操作”很傷人

骨折=疼痛?摔倒了,揉揉?這是兩種錯誤的操作。

蔡振存提醒,摔倒后的“誤操作”很傷人,大家往往認為如果摔倒不太疼就應該沒有骨折,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骨折是分類型的,有的骨折是裂縫骨折,這種不容易疼痛。還有的骨折由于周圍神經系統不太敏感所以也不容易疼痛。如果說已經骨折了還不當回事,很容易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摔倒了起來揉一揉,這種方式也是不對的。因為摔倒之后如果沒有骨折,僅僅是軟組織損傷出現腫脹了,這時候去揉血管就會進一步出血腫脹、疼痛也就更明顯了。如果摔倒之后真是骨折,本來沒有移位,周圍的軟組織刺激也不明顯,用力揉一旦錯位之后癥狀加重了,疼痛就會更明顯,而且錯位骨折容易對周圍的血管神經造成二次損傷。

摔倒后如何正確處理?

一旦摔倒,首先要做的是原位不動,然后自己檢查一下有沒有著地部位的疼痛和腫脹。如果發現某一個部位出現了疼痛和腫脹,48小時之內要選擇冷敷,用毛巾包裹一個冰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敷10-20分鐘移開休息10-20分鐘,會有止痛、減輕水腫的作用。48小時之后改為熱敷,用熱水袋或者其他的熱敷設備,但熱敷之前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別把自己燙傷了,每敷10-15分鐘后休息10-15分鐘,熱敷可以一直持續一周。

關鍵詞: 正確處理 如何 摔倒 處理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