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個人電話信息為何容易被泄漏?

來源:長沙晚報  

很多市民有過類似的經歷——剛剛買完房,裝修公司的推銷電話紛至沓來;新房未入住,租房售房的問詢電話又來“狂轟濫炸”。

這些市民的手機號碼、期動向等個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后,會不會為相關單位和個人戴上“緊箍”?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了解相關產業的背后套路;采訪律師、通信運營商,為市民保護個人信息支招。

煩惱 騷擾電話何時休

“您好,我們是某某銀行渠道商,請問您最是否有資金方面的需求?”“地鐵附的商鋪,即買即租,要不要了解一下?”“您的車險即將到期,我們公司最優惠力度很大,要不要給您報個價?”……此類騷擾電話,對不少市民而言并不陌生。

11月4日,市民吳女士撥打長沙市12345政務熱線反映,稱她短短幾分鐘就接到了5個關于“貸款理財”的騷擾電話。吳女士統計了一下,5個電話的通話時長分別為29秒、13秒、23秒、6秒、28秒。無奈之下,她決定報警投訴。

家住雨花區的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被各類營銷電話騷擾的遭遇——今年上半年,他準備購買一套新房,去了某樓盤看房后,置業顧問要求他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幾天后,王先生接到了多個樓盤置業顧問的電話,邀請他上門看房。買完新房后,他接到了數十個與家裝有關的電話,賣家具、做裝修、做窗簾、封陽臺、賣電器……各類營銷電話讓他防不勝防、煩不勝煩。

不管你是否愿意,此類營銷電話總是不時響起,對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接,浪費時間、影響心情;不接,又怕錯過重要電話,耽誤工作。

調查 信息買賣成產業

怎么有那么多人知道自己的手機號碼?誰在泄漏個人信息,誰又在從中獲利?

張玲是長沙某樓盤的一名置業顧問。“有時候在一些同行微信群內,會有人問需不需要‘電話資源’。甚至會有人推銷其他樓盤或者汽車4S店的客戶資料。”張玲告訴記者,在地產行業,電話推銷被稱作“call客”,營銷人員一般會拿著一疊“資源”,用固定電話逐個撥打客戶手機號碼推銷房產。

“很多人以為這種電話打了沒用,其實不然。如果客戶足夠精準,電話營銷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張玲介紹,“精準客戶”聯系方式的價格也自然貴一些。在長沙不少樓盤,營銷負責人都會花錢購買“電話資源”,然后通過“call客”來拓展客戶達到銷售目的,這在行業內不是秘密。

記者在一個地產行業微信群中添加了一名售賣“電話資源”的人員為好友,以地產策劃身份向其咨詢。“我們這邊是88元400個(手機號碼),都是一手貨源,保證上訪率(即上門看房率)3%至4%。”該人員聲稱,想要哪個樓盤的客戶材料他都可以提供,并承諾“已經賣給別人的肯定不會再賣給你”。他介紹,認籌客戶的“電話資源”貴一些,1元一個,有“專門渠道”。

另一名置業顧問李惠向記者透露,地產公司都會要求員工在客戶看房時留下他們的手機號碼,并錄入電腦系統,成為公司的資源。然而,此舉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有的置業顧問會跟同行置換客戶資源,系統內的數據也很容易被他人獲取后售賣。

提醒 保護隱私防騷擾

個人電話信息為何容易被泄漏?記者從中國電信長沙分公司了解到,市民在登錄APP、網站、論壇等應用進行個人身份信息注冊時,電話信息容易被第三方泄露;接受外賣、快遞等便捷服務時,在訂購、送貨、廢棄包裝盒等環節,也有信息泄露風險。

“我們一方面配合政府部門要求,從號碼入網起就把好實名認證關,快速落實涉嫌騷擾、涉嫌詐騙電話號碼的處置;另一方面通過提高技術手段,嚴厲打擊違規更改、隱藏業務接入號碼行為。”該公司負責人介紹。

作為普通市民,該如何有效減少電話騷擾?中國電信長沙分公司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可以在自己的手機里打開黑名單設置,對于騷擾電話及時掛斷并拉入黑名單,同時可將此號碼向12321熱線進行舉報;還可選擇各運營商推出的防騷擾應用,對騷擾電話進行智能化、個化攔截。

此外,業內人士提醒,日常生活中,市民要慎重參加網絡調查、投票、砍價等活動,盡量不提供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妥善處理快遞單、名片等物品,防止個人信息泄露;在安裝APP時,應認真閱讀相關事項,對方要求獲取位置、通訊錄等信息時不要掉以輕心。

“如發現個人信息被非法披露或非法利用,任何組織、個人有權向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進行投訴、舉報,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楊娜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玲、李惠均為化名)

律師說法

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違法行為將減少

湖南吟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娜律師認為,新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建立健全了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將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宣傳教育,有效預防和懲治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行為,推動形成政府、企業、相關社會組織、公眾共同參與個人信息保護的良好環境。“這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義重大,違反此法規定的行為將會越來越少!”楊娜說。

楊娜介紹,除明確“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之外,《個人信息保護法》也明確細化了違反該法規定的處罰。其中,違反法律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或者處理個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的,由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對違法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用程序,責令暫?;蛘呓K止提供服務;拒不改正的,并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此外,違反該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關鍵詞: 易被 泄漏 容易,個人電話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