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特區報
8月8日是我國第13個“全民健身日”。
社區健身場所是否完備,居民健身活動開展得如何?日前,記者走進基本實現“10分鐘文體服務圈”全覆蓋的龍崗一探究竟。
8月6日,適逢周末,18時許,家住龍崗區南灣街道南嶺村社區的陳詩詩拉上朋友,換上運動服裝,來到社區健身場所。“社區里的健身器材比較全,天氣好的時候我都會去那里鍛煉鍛煉。”
全民健身,設施先行。近年來,龍崗區通過健全“區—街道—社區—居民小組(花園小區)”四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為轄區居民提供隨時隨地都能運動健身的場所。目前全區健身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居民出門健身比以前方便許多。
但是,記者走訪發現,在龍崗的一些社區,“健身器材傷病多”“健身設施破舊”,社區健身場所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健身運動的欲望,需要加強運維管理,讓全體居民既有地方健身,更有便利設施讓全民積極參與健身。
現狀:
居民身邊的社區健身場所“增多了”
每天清晨8時許,在龍城街道紫薇花園小區健身服務站,住在附近的太極愛好者劉芳都會準時來到這里,跟隨著教學老師翩翩起舞。
在不遠處的健身場所,十余位居民正在聊天、“溜娃”。二三十平方米的場地上,擺滿了上肢牽引器、二人蹬力器、太極推手器、腰背按摩器等健身器材,這些設備均為2016年龍崗區文體旅游局捐贈,從現場使用情況看,大約有六成新,并無損壞,多為小孩子在使用、娛樂。
“社區健身場所的運動器材都有,就是場地太小了,遠遠不夠用,要是擴大點面積,再增加一些小孩游樂設施就好了。”最近,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劉芳經常帶孫女出門鍛煉。在夸獎社區健身場所方便的同時,她也希望進一步豐富設施的種類。
在大運公園,每天傍晚,經常會有夜跑的市民結成小隊,暢享跑步帶來的樂趣;在紅龍格社區天昊華庭小區內,兩個標準場地的籃球場每晚都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在此比賽。
這些都得益于龍崗區近年來深入推進“10分鐘文體服務圈”建設。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龍崗新建基層文體設施近50萬平方米,有力推進一批街道文體中心項目建設,并利用小塊土地建設社區文體廣場逾30個、居民小區微型文體設施600多處。此外還有4000余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活躍在各個社區,每天為轄區居民帶來專業的體育運動指導,為龍崗全民健身保駕護航。
問題:
社區的公共健身器材“生病了”
7月31日上午,在園山街道西坑社區,居民姜翠萍在社區健身場所伸背架前做拉伸運動。她告訴記者,這些健身器材很實用也很有必要。“但我們社區城中村多,部分健身器材有些破舊,需要維修、更新。”
記者在現場看到,西坑社區健身場所運動器材相對齊全,太空漫步機、太極推手器、腹肌板、橢圓機、棋牌桌等應有盡有,但腹肌板、扭腰機等稍顯破舊,起了銹斑。
在南灣街道樟樹布社區健身場所,記者發現,大部分健身器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主要表現為器材表面油漆脫落、生銹磨損嚴重、零部件松動或缺失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旁提示牌上“健身路徑”幾個大字也已經很難認清。住在該社區的胡甜告訴記者,她時常會到這里鍛煉健身,但隨著健身器材陸陸續續被損壞,加之少有人管理,現在可以鍛煉的器材越來越少了,“現在這些健身器材破損嚴重,幾乎成了擺設,發揮不了什么作用。”
為什么有些健身器材損壞卻無人管理?
龍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龍崗公共場所的健身器材按照“誰申請、誰管理”的原則,一般由受贈單位負責維護,存在少數單位重建輕管的情況。
“這些設備已經很多年了,也該換了。”日前,記者在采訪中遇到剛剛結束鍛煉的柳女士,她指著眼前的太空漫步機對記者說。她是龍崗街道龍西社區對面嶺居民小組的居民。如果不下雨,她幾乎每天都會來到社區的健身器材區,做些簡單的腰部、腿部運動。“可別小看這些簡單的動作,對于我們這些辦公室一族來說,效果還是很好的。”她說,這些年來,由于堅持鍛煉,她多年的頸椎問題得到了緩解。可是,隨著這些器材存在時間久,使用頻率高,加上一些人不愛護,一些器材出現了較大的破損。
記者走訪了南聯、五聯、龍崗墟、保安等社區,雖然這些社區都配有鍛煉器材,但大多顯得有些陳舊,器材標識模糊不清,甚至不少器材已經出現損壞,無法達到鍛煉效果。對于這里的居民而言,飯后散步幾乎成為唯一的健身方式,要想就近開展足球、籃球等運動,非常困難。
家住龍崗社區的林鵬飛自嘲是“蹭球族”。由于社區沒有合適的健身設施,他經常跑到大運中心體育場打籃球,“打2小時球最便宜的半場也要花費80多元,還有來回車費等,如果一周打一次,1個月光打球就要支出300多元。”林鵬飛認為,如果社區能建設好的球場和健身器材,不僅能方便居民健身,還能替居民省下不少開支。
建議:
社區健身設施需要定期“體檢了”
“社區健身去處有,但綜合運動場所還不夠。”自由創業者王開香提出,龍崗區目前的健身點多以全民健身路徑和小區健身設施為主,大型綜合運動場所還不夠。
“以橫崗文體廣場片區為例,該片區的小區幾乎都配有健身設施,但走出小區,卻只有一個橫崗文體廣場公園,且公園里的健身設施不齊全,目前正在升級改造之中,無法滿足周邊居民的健身需求。”市民譚明貴建議,一個社區可配建一個活動中心,活動中心配置乒乓球桌、羽毛球館、籃球館等,供周邊小區業主共同使用。
“社區健身場所重建更要重管,同時還應定期體檢。”針對社區健身器材維護管理問題,市民張峰說,“社區健身路徑重建設更要重維護,建議相關部門對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定期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還可安排志愿者開展巡邏,勸止一些不文明行為。”
“人為破壞器材是一重要因素,居民應該首先學會好好珍惜這些設施。”市民郭艷告訴記者,“另外,建議對超過使用年限且破損嚴重的體育器材進行報廢處理。”
在市民張盼盼看來,安裝好健身器材后,相關部門要注重管理和保養,讓它們可以長久為廣大市民服務,同時也要定期收集大家的意見,盡可能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我們廣大市民也要提升自身素質,愛護器材,規范使用健身器材。”
龍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局已建立全區統一的社區室外公共體育設施養護服務平臺,包括新建全市第一個專用于器材維修養護監督的智慧平臺、設立全區統一的業務受理電話、配備專門的設施設備、建立工作臺賬和督查機制等,對于器材承建公司的售后服務,該局也將加強督促。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