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克服“社恐”可從這幾方面入手

來源:重慶晚報  

被稱為社會實驗真人秀的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火了,網友們邊看邊感嘆,彭楚粵的“社交恐懼癥”好真實,開會總喜歡坐邊上,在人多的地方總會刻意消抹自己的存在感。秦萱也有這樣一位“社恐”男友,一遇到生人就變得很緊張,甚至始終不敢去見秦萱的父母……這讓她很郁悶,秦萱希望得到幫助,治好男友的“社交恐懼癥”。 男友有社交恐懼癥

昨天晚上,記者在渝北區新光天地商場見到了秦萱,她今年25歲,是一名手機銷售員,秦萱說,自己和男友小朱的格剛好相反。

2020年上半年,秦萱和小朱(26歲)通過玩手機游戲相識,因格和游戲技術互補覺得投緣,二人于同年7月見面后,確定了戀愛關系。秦萱說,和小朱在一起后,自己覺得很幸福——二人共同租住在渝北區復地上城小區,下班回到家后一起吃飯、打游戲,小朱還會很勤快地包攬洗碗、拖地等家務。

有點遺憾的是,小朱坦言自己有社交恐懼癥。秦萱說,最初聽到小朱這樣說,自己還不以為意,覺得小朱只是格比較靦腆。但當秦萱第一次帶著小朱去參加自己的朋友聚會時,才發現其“社恐”有多嚴重。小朱見到秦萱的朋友們就變得很緊張,吃飯、唱歌的過程中全程玩手機,不參與話題也不附和話題,玩到手機沒電了,小朱立刻去租了一個充電寶續電。秦萱說:“中途我朋友幾次邀請他唱歌,或者找他聊天,他都拒絕了,大家還覺得他很高冷。”

回去以后,小朱做出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氣得秦萱話都說不出來。但小朱卻強調,自己一直是這樣,最不愿意參加聚會,如果非要聚,恨不得讓自己隱形。

不愿去見自己父母

秦萱說,她還了解到,小朱作為一名游戲測試員,在單位里也沉默寡言,同事聚會基本都推掉直接回家。“這些我都能理解他,但是他始終不肯去見我父母。”秦萱說,如今,兩人在一起已一年,秦萱早已將小朱的存在告知父母,父母也多次表示,希望見見小朱。

但小朱這邊,一聽要去見秦萱父母便直搖頭,稱最怕就是與長輩相處,再加上自己的“社恐”癥狀,肯定會把這場見面搞砸。記者試圖通過電話與小朱溝通一下,即便有秦萱作為引薦,但他仍表示“不方便”,隨后就掛斷了電話。秦萱說,自己雖然理解小朱的“社恐”,但連自己父母都不見有點過了,“我想求助專家和市民,有沒有改善‘社恐’的辦法?”

七嘴八舌

鄺先生(28歲 男 文員):我社恐是因為我最笨,不會說話,所以我在單位、陌生的環境都會選擇盡量少說話。

蔣女士(26歲 女 美術設計師):我可以打字和別人交流得風生水起,但一旦當面溝通,我就會緊張、焦慮,沒法管理好自己的表情、行為,唉。

胡杰(29歲 男 保險顧問):我以前也有嚴重的社恐,在絕大多數社交場合里,我都會焦慮不安。我大學的時候決定改變自己,逼著自己主動和別人打招呼,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我用直面它的方式戰勝它。

黃女士(33歲 女 微商):我以前真的很“社恐”,在路上遇到熟人,經常會假裝沒看到低頭或者繞著走,聚會我就是純透明。后來懷上了寶寶以后,我主動加入一些準媽媽群,參加一些活動,逐漸打開了心扉。

專家建議

克服“社恐”

可從這幾方面入手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英國心理學會特許咨詢心理學家陳志林告訴記者,“社交恐懼癥”又稱社交焦慮障礙,它與單純的“內向”并不一樣,具有“社會恐懼癥”的人會過分監控和關注自己在社交時的行為,并且會對自己的言行做出負面的評價,并且極度害怕自己的要求被否定或者拒絕。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或是對于特別熟悉的人時,才能自如地與其相處、交談。

如果是較輕的“社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克服——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你越不喜歡社交,就會越不善于社交,逐漸轉變對社交的抵觸思維;在社交場合嘗試轉移注意力,不要太專注于自身以至過于緊張;多給自己一些正面的鼓勵,讓自己重塑自信心;還可以在熟悉的人的幫助下,模擬一個社交場合,假設自己會遇到的社交場景,想出應對的措施和行為。

總之,認知行為療法是目前最為常用的社交焦慮障礙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暴露療法、認知重建和社交技能訓練。但如果你“社恐”已經嚴重到影響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還是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關鍵詞: 社交 活動 聚會 問題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