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我國是大豆的故鄉,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制品的國家,大豆栽培在我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有很多人都喜歡吃豆制品,但是民間一直流傳著“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說法。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慢性腎病患者真的不能吃豆制品嗎?為什么會有“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說法呢?
大豆屬于優質蛋白質
以往普遍以為,動物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代謝廢物少;而大豆及豆制品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率低,代謝廢物多。
所以,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大豆及豆制品。然而,近年來研究表明,適量攝入豆制品反而有利于腎功能的恢復。
要弄清這個說法,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大豆和豆制品中蛋白質的營養學特點。大豆的蛋白質雖然屬于植物蛋白,但和谷類食物比較,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以及必需氨基酸。
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且賴氨酸含量較多,氨基酸模式較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屬于優質蛋白質。
豆制品是由大豆類作為原料制作的發酵或非發酵食品如豆漿、豆腐、豆腐干等,也是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另外,大豆飽和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含量高,富含纖維和各種有益的植物化學物,如大豆異黃酮和大豆多肽。
大量蛋白質會加重慢性腎病患者的代謝負擔
蛋白質進入體內后會分解為肌酐、尿酸、尿素等代謝廢物,這些物質大都經腎臟排出。
慢性腎病患者,腎臟排泄能力有所降低,如果大量攝入蛋白質,代謝廢物在體內就會明顯增多,進而加重腎臟負擔。
采用低蛋白飲食后,肌酐、尿素氮等代謝廢物的產生明顯減少,腎功能下降速度顯著變慢。
但是過度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會導致營養不良,一方面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另一方面人體代謝又需要蛋白質,為了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需要攝入優質蛋白質。
慢性腎病患者的飲食有什么要求呢?
1.限制米、面類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將適量的奶類、蛋類或各種肉類、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質的食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2.可選用土豆、白薯、藕、荸薺、山藥、芋頭、南瓜等食物替代米面及制品作主食。
3.盡量在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范圍內供給優質蛋白質,從而保證人體蛋白質代謝需要,減少組織蛋白質分解。
4.因病情需要限制鉀含量高的食品時,應慎重選用水果、土豆、馬鈴薯淀粉、蔬菜等。
5.患者食量較少時,可在飲食烹飪中增加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類以達到所需能量的攝入。
從以上可以看出,豆制品營養豐富,并且大豆中的蛋白質也是優質的,慢性腎病患者在堅持低優質蛋白質飲食的前提下,可以適量攝入豆制品。
關鍵詞: 豆制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