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在我國,當祖先們還不知道微生物是何物的時候,就已經嫻熟地把它們應用于饅頭、包子、黃酒、奶酪、豆豉、腌菜、臘肉等各類傳統發酵食品的制作中了。這些美食養育華夏兒女的同時,也滿足著人們的味蕾,形成了獨特的東方飲食文化并傳承至今。
現在,我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傳統發酵食品中的微生物有了深入的認識,知道了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及霉菌等菌種對各類食材的物質轉化,揭開了遠古祖先制作美食的神秘面紗之后,也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在傳統食品與現代科技相遇后,這些美食該何去何從?
我國傳統面食做法是典型的“蒸煮”文化
自古以來,我國加工食物的器物組合群就是以蒸煮功能為主,也就是典型的東方“蒸煮”文化。其中,蒸餅就是將磨面制餅和蒸煮技法結合的范例。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東漢墓葬發現的大蒸籠就是最初蒸餅的場景,但可能還不是發酵面食,因為沒有更多相關證據證實發酵面食在這個時期出現。
到西晉時期,明確出現了發酵面食的記載:何曾對發酵面食有極高的要求,即“蒸餅上不坼十字不食”。顯然,這時的發酵面食已經非常講究和成熟。因此,我國發酵面食的出現應該在東漢末至西晉的這一段時間內。其后,《齊書》中出現了“面起餅”的相關記載,則是典型的發酵面食。
小麥的普及讓面食發酵的做法逐漸興起
到了宋代,隨著小麥在北方的持續推廣和普及,發酵面食也逐漸興起。例如,宋代程大昌寫的《演繁露》記載了發面的具體過程,即“起者,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除了文獻的詳實記載外,一些考古發現也幫助我們“透視”這一成熟階段古人制作發酵面食的具體細節。
在契丹族和女真族統治區域內,發酵面食得到了持續發展,不僅是北方漢人最喜愛的主食之一,而且也成為少數民族的重要食物種類。例如,敖漢旗羊山1號遼墓天井南壁繪制的烹飪圖中,契丹侍者的桌上放置有包子和饅頭;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畫墓墓室東壁庖廚圖中出現多層籠屜蒸包子的場景。說明發酵面食制品在先民的生產和生活中越來越重要,也說明發酵面食可能已經開始商品化,出現了專門制作發酵面食的小商販。
宋金以后,在我國北方地區粟黍逐步被小麥完全取代,利用蘊含著多種微生物的酸面團(老面、酵子或酵頭)發酵制成的發酵食品,如饅頭、包子、發面餅等,逐步成為人們食物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也成為北方化食物的典型標識。
傳統發酵食品中隱藏許多保健益生菌種
目前,傳統發酵面制品中關鍵菌種釀酒酵母菌(S. cerevisiae)的工業化應用已非常成熟,具有方便、快捷、穩定的優點。但目前我國針對傳統發酵面制品中乳酸菌的開發與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究其原因,還存在科學研究基礎相對薄弱、相關標準法規尚需完善、菌種的安全性評價不明朗等問題。
傳統發酵食品中蘊含著豐富的微生物資源,不僅豐富了食物的種類,也隱藏著大量具有益生保健功能的菌種,提高了傳統發酵食品的色、香、味及保健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的飲食結構逐漸趨向社會化轉型,消費者在追求主食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要求主食保留有更多的傳統風味,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之一。我們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我國傳統發酵食品中豐富的微生物資源進行開發及保護,是現代食品科技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關鍵詞: 面食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