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隨著糖尿病在全球發病率的升高,尋找到關鍵有效的預防因素是科學家們努力的目標。在糖尿病發病過程中,膳食作為關鍵因素之一,一直被科學家們長期關注。
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鄭鉅圣課題組近日在糖尿病領域國際期刊《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上發表了關于脂肪、腸道菌群與糖尿病(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關系的最新成果。研究揭示,人體腸道菌群在n-6多不飽和脂肪酸代謝與糖尿病的關系中起到重要的介導作用;膳食n-6多不飽和脂肪酸很可能會降低菌群多樣性,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
該論文的第一單位是西湖實驗室,該實驗室的目標方向之一是代謝與衰老疾病。
一種較常見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鄭鉅圣博士長期從事脂類營養與代謝的人群研究,不久前,他聯合歐洲40多位營養學家證明多攝入水果蔬菜有利于預防糖尿病。此次在《糖尿病護理》上發表的關于糖尿病的研究,鄭鉅圣團隊則著眼于脂肪與糖尿病的關系。
據介紹,人類腸道菌群被認為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有密切關聯,但是目前很少有人探索過人類的腸道菌群在多不飽和脂肪酸代謝與糖尿病關系中的作用。鄭鉅圣團隊與合作者深入研究了膳食的n-6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及其血液生物標記物與糖尿病的關系,以及腸道菌群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什么是n-6多不飽和脂肪酸?
研究團隊解釋說,盡管它的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有機會接觸到這種不飽和脂肪酸——它廣泛存在于食用油中,例如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里,全球人群關于n-6脂肪酸的攝入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因此,在膳食因素中,n-6多不飽和脂肪酸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成為科學家關注的熱點問題。有部分學者提出n-6脂肪酸的代謝參與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但它們之間的關系一直存在爭議。
鄭鉅圣團隊與合作團隊2008年—2013年間招募了約4000名廣州城市中老年居民(45—75歲),并且每3年對這些招募者進行一次跟蹤隨訪。通過約6年的隨訪,團隊收集到了約2000人的糞便樣本,從而進行測序分析腸道菌群組成。
同時,該項研究也收集了人群在基線和隨訪過程中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以及用藥、飲食問卷等信息,來分析n-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血液生物標記物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
食用油的攝入可能影響腸道菌群
通過約2000人的樣本調查,研究團隊發現,經過前瞻性隊列研究,n-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血液生物標志物之一——γ-亞麻酸與糖尿病患病風險呈現正相關,與腸道菌群多樣性呈負相關。在評估未來糖尿病發病風險時,應該聯合考慮膳食n-6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n-6脂肪酸代謝過程中的關鍵標記物如γ-亞麻酸的水平。
同時,研究也得出膳食n-6脂肪酸與腸道菌群多樣性、糖尿病之間的關系:膳食n-6多不飽和脂肪酸很可能會降低菌群多樣性,提高糖尿病患病風險,這個結果側面印證了其血液代謝物γ-亞麻酸與菌群及糖尿病的關聯。
根據以上結論,研究團隊認為,在中國人群中,過多的n-6脂肪酸攝入(食用油是重要來源)很可能會在不好的方向上影響腸道菌群結果,從而導致糖尿病風險的提升。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替代性地攝入富含n-3脂肪酸或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菜籽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不過,專家提示,這個假說還需要更多其他人群隊列研究來進行驗證。
研究團隊介紹,該研究首次把n-6脂肪酸血液代謝物γ-亞麻酸與腸道菌群以及糖尿病三者聯系起來,來判斷n-6脂肪酸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相比歐美人群,亞洲人群與糖尿病相關的代謝和生活特征存在一定差異,但是目前尚無基于中國人群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來闡述n-6脂肪酸血液生物標記物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鄭鉅圣課題組的此項研究也補充了中國人群在該領域的表現特征。
關鍵詞: 油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