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經火爐燒紅后的鐵,在鐵錘的“加持”下火花飛濺,雛形漸顯,正在操作間打造“秦劍”的是54歲的王海泉。“家中祖輩打鐵,我已是第七代傳人。目前為止,共打造出了400余種古兵器,共計6000余件。”王海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圖為王海泉正在打造古兵器?!∶疯O瀧 攝
據了解,家住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啞柏鎮呂家堡的王海泉15歲時就跟著父親學習打鐵技藝,后來憑借著這門手藝,以打造各種農具維生。隨著傳統農具逐漸被機械化生產所取代,農具需求也逐漸減少,王海泉面臨著“轉型”。由于喜歡武術,加上打鐵技藝,從2012年起,他便開始制作中國古代兵器,謀求“出路”。
圖為王海泉正在打造古兵器?!∶疯O瀧 攝
“打造古代兵器是祖上的‘老本行’,不能把它失傳了。”王海泉表示,中國古代兵器有幾百種,每種都有不同的造型,打造它們是為了重拾這門技藝,更是一份責任。
39年的鐵匠生涯,使得王海泉的雙手早已磨出老繭。王海泉告訴記者,打鐵是個力氣活,更是一門技藝活,一件上好的兵器,需要反復的“錘煉”,要經過燒火、捶打、育彎、培刃、成型、淬火和打磨等十多道工序,千錘百煉后,方能成型。同時鐵和煤的選擇也非常的重要,只有用優質的鐵和煤,才能做出好的兵器。
圖為王海泉打造的“十八般兵器”?!∶疯O瀧 攝
記者在王海泉家中看到,打造出的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器”樣樣精美。王海泉憑借著自身過硬的鐵匠本領,在2014年,其“啞柏王氏手工技藝”被正式列入《西安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他的打鐵技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家人都以他為榮。為了支持他好好打造古兵器,家里的家務活我一個人都承包了。”王海泉的妻子劉芝祥笑稱,現在兒子也繼承了打鐵技藝,一家人都成了打鐵人。
2019年,王海泉與人合作,建起了“古兵器博物館”,他的多數作品陳列其中,供人觀賞。此外,王海泉也將打鐵技藝“搬進”了大學課堂,免費為大學生傳授打鐵技藝,目前收徒80余人。
如今,王海泉找到了屬于自己技藝的“出路”,正用技藝留住中國古兵器文化,為人們打開一扇了解古兵器的“大門”。王海泉表示,將會繼續堅持下去,傳承好這門技藝和文化。
關鍵詞: 西安古兵器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