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劇本殺”成年輕人社交新寵,質量參差不齊加強內容監管

來源:文匯報  

換上服裝,90后小張時而夢回1900年代在上海灘追蹤一起命案;時而扮演一名科學家在太空尋找蟲洞;時而化身靖康年間的一名將軍,深陷兒女情仇和家國大義……小張所在的地方并非劇組,而是一家“劇本殺”主題店。憑借“燒腦”“懸疑”“兇案”“推理”等元素,“劇本殺”如今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社交新寵。

何為“劇本殺”?本質上這是一種角色扮演游戲(Role-playing game)。玩家通過扮演劇本中的角色,來解決劇本中的謎題,從而達成游戲目的。“三五個小時的游戲時間,我就像跟朋友共同出演了一部電影。在電影中,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可以從陌生人變成合作者,而且每次不同角色的體驗,都讓人欲罷不能。”小張如是形容。

從BBS聊天交友,到聯網組隊打游戲;從玩“三國殺”、密室游戲,再到現在的“劇本殺”,年輕人的社交平臺也隨著時代在不斷變化。專家認為,作為社交游戲的“劇本殺”,在游戲的外殼下包裹著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渴望。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新事物,市面上的“劇本殺”良莠不齊,專家提醒要加強對內容的監管,未成年人參與時更需謹慎。

劇本里的世界讓玩家體驗更多可能

自從芒果TV推出的明星推理真人秀《明星大偵探》熱播后,“劇本殺”就逐漸風靡全國。今年春節期間,一款名為“我是謎”的“劇本殺”App因流量暴增出現卡頓,游戲出品方新增5臺服務器,不到40分鐘流量再次超過報警閾值。“‘我是謎’崩掉了”甚至成為熱搜話題。網友這才發現,原來喜歡“劇本殺”的人這么多!在某點評平臺上搜索 “劇本殺”,僅上海地區就有近300家店鋪。不少商家還實景搭建了各類主題的房間,民國風、日式風、科幻風等不一而足,玩家可以選擇與人物設定相符的服裝,“變裝”沉浸角色,體驗別人的生活。

有人將這種變化總結為:這屆年輕人不是一般的“戲精”。但是在上海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專家許靜看來,獵奇是人的天性,“在別人的生活中感受世界,仿佛‘生活在別處’。這大概是年輕人熱愛‘劇本殺’的原因之一”。

“劇本殺”中的懸疑推理游戲、歷史穿越情節等各類豐富的題材滿足了年輕人追求刺激的心理。“理想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總是有差距。幾乎所有人小時候都有各種夢想,但在成長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可能離夢想越來越遠,而‘劇本殺’提供了彌補這些遺憾的機會,劇本里的世界讓玩家體驗了更多的可能。”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李世佳表示,“尤其學生群體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劇本殺’中各類角色的扮演以及解謎過程,迎合了這個年齡段人群好奇,而又迫切想找到自我、證明自我的痛點。”

萬物皆社交的網絡時代,社交游戲滿足面對面交流的需求

不單是“劇本殺”,近年來,“狼人殺”、“王者榮耀”等社交游戲愈發受到熱捧。有學者認為,在這個萬物皆社交的網絡時代,交流似乎變得更容易了,但是友情卻少了,而社交游戲卻為年輕人尋求具有共同愛好的友誼搭建了平臺。

李世佳自己也是“劇本殺”的愛好者,在她看來,時代在變化,年輕人熱衷的社交方式自然也會改變,但不管形式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利用共同愛好結交朋友。“社交游戲熱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對于親密關系的渴望。網絡發達使人與人之間交流更便利,但都是淺層交流。社交游戲讓我們可以更快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更不用說,“劇本殺”提供了年輕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很多人誤以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宅男宅女,實際上微信上聊得再熱火朝天,始終比不上現實中的一個鼓勵的眼神和擁抱來得真切。”許靜說,“真實的互動和交流才是年輕人社交的核心需求。”

小張至今已在線下體驗過不下四十個“劇本殺”。“盡管線上‘劇本殺’游戲也很多,但是線上體驗感遠不如線下。”令小張開心的是,在線下的“劇本殺”游戲中,他不僅收獲了友情,還收獲了一份甜蜜的愛情。

質量參差不齊的“劇本殺”,該加強內容監管

但最近小張發現,隨著“劇本殺”的流行,有些“劇本殺”逐漸“變味了”。

據報道,南寧某12歲男孩在玩“劇本殺”的密室逃脫時被嚇到住院,一度昏迷;某23歲女性拼單玩“劇本殺”,遭遇不懷好意的男玩家,警方調查發現店家曾對男方暗示“陪玩”服務;有些“劇本殺”的劇情內容包含重口味情節,有學者建議,要對“劇本殺”內容加強監管,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也開始熱衷于參與這類游戲,更需要重視。

漪漪是一名“劇本殺”編劇,她告訴記者,大量“劇本殺”的創作背景為兇殺案,劇本中難免會出現暴力犯罪和香艷的故事情節。漪漪表示,國家對于線上“劇本殺”內容監管上較為嚴格,“但還有不少人在打擦邊球,畢竟重口味、強刺激的劇本更可能吸引到玩家。而且相比線上游戲的審核相對方便,線下經營店的劇本質量更加參差不齊。”

許靜對此感到非常擔憂,如果在游戲中頻繁接觸兇殺等重口味內容,玩家是否會產生對生命的漠視,失去對生命的珍重?尤其是未成年人參與這類游戲,“他們的自控力、分辨能力較弱,劇本中的兇手被發現,游戲就結束了,但是游戲給玩家的影響也許不會隨著游戲結束而消失。”許靜說。

華東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問題》編務主任田相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殺人推理類游戲值得警惕。“這類游戲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性和刺激性。尤其是通過劇本還原后,更具刺激,未成年人如果沒有正面引導,很容易受到負面影響。”他建議,對于這些“劇本殺”的內容要加強監管,同時家長更要多留心,在孩子參與此類游戲前多把一道關。

關鍵詞: 劇本殺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