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其中,大型足跡還建立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亞洲足跡。
牛氏亞洲足跡與跟墊亞洲足跡及造跡者生態復原圖?!≮w闖 繪圖
汪筱林研究員4日通過網絡接受記者采訪表示,新疆準噶爾盆地烏爾禾翼龍動物群的發現和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2006年以來,他帶領的中科院古脊椎所科考隊,對新疆天山南北的吐哈盆地與準噶爾盆地等中生代古生物和地層連續進行十多年考察,在哈密盆地發現早白堊世哈密翼龍動物群及共生的大量翼龍、恐龍、鳥類等足跡化石,在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的烏爾禾及相鄰地區,除發現豐富的翼龍、恐龍等骨骼化石外,還發現多個層位保存的大量的翼龍、恐龍、鳥類和龜鱉類足跡組成的足跡化石群,極大豐富動物群的化石類型和組成。此次研究除對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進行系統形態學描述外,還簡要分析造跡恐龍的個體大小、行為習性和形成足跡的古環境背景等。
烏爾禾黃羊泉水庫足跡化石野外平面分布及足跡線條圖。汪筱林團隊 供圖
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早白堊世烏爾禾翼龍動物群中新發現獸腳類恐龍足跡及研究進展的重要成果論文,近日已獲學術期刊《科學通報》在線發表。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生李陽介紹,這次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保存在長約12米寬約7米、面積約80平方米的灰綠色細粒砂巖層面上,地層近于水平。足跡化石層有上下兩層,上部層面保存6個足跡,下部層面僅出露7個足跡(大部分被上層所覆蓋),共組成3條行跡和4個孤立足跡。
牛氏亞洲足跡(新種)野外化石照片、模型及線條圖(比例尺為20 cm):(a)正型標本,(b)副型標本,(c)歸入標本。汪筱林團隊 供圖
研究團隊通過對足跡、行跡特征的詳細觀察研究,識別出大小兩種三趾型足跡類型:大型足跡全長47-56厘米,寬31-42厘米,單步長164-180厘米,復步長為328-336厘米;中型足跡比大型足跡小一半左右,足跡全長21-27厘米,寬18-20厘米。從足跡的大小和形態特征分析,兩種足跡類型均歸于亞洲足跡屬。由于大型足跡與已知亞洲足跡屬的兩個種相區別,因此建立亞洲足跡屬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種名贈予足跡的主要發現者牛春旺。這一亞洲足跡新種比已知最大的亞洲足跡大約1.5倍,是目前世界上亞洲足跡屬中最大的類型。中型足跡則歸入已知的跟墊亞洲足跡。
跟墊亞洲足跡野外化石照片、模型及線條圖(比例尺為10cm)。汪筱林團隊 供圖
李陽說,根據學界經驗公式推算,牛氏亞洲足跡造跡恐龍的臀高約2.3米,體長近6米,屬于大型獸腳類恐龍。跟墊亞洲足跡造跡恐龍的臀高約1米,體長約2.5米。進一步對恐龍的行走速度進行估算顯示,牛氏亞洲足跡、跟墊亞洲足跡的造跡恐龍行走速度分別約為每小時8公里和6.5公里。同時,根據足跡層面保存的對稱波痕、蟲跡以及足跡(行跡)化石的完整保存等特征,研究團隊推斷,新發現足跡化石是兩類造跡恐龍漫步行走于濱湖環境形成。
據了解,代表獸腳類恐龍足跡類型的亞洲足跡屬最早是2005年在日本下白堊統地層中發現,模式種為跟墊亞洲足跡。中國學者此前在內蒙古鄂托克下白堊統地層中發現豐富的亞洲足跡,在河北和山東下白堊統地層中也有零星發現,但保存較差。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