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國產網劇市場走向精品化要“精工細作”
近日,正在優酷視頻熱播的歷史傳奇劇《鶴唳華亭》以精美的畫面制作和“高能反轉”的劇情引發網友廣泛關注,成為繼今年暑期檔燃爆全網的《長安十二時辰》之后,又一部因制作精良而備受好評的國產網絡劇。
國產網絡劇從2014年的“網絡劇元年”發展到今天,正一步步向精品化進軍:從正在熱播的《鶴唳華亭》到引發廣泛話題關注的《長安十二時辰》,再到前兩年有著電影大片質感的網劇《白夜追兇》,這些熱播劇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成功因素,那就是對制作成本的合理分配,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拍攝制作當中,而非追逐所謂的熱門IP或者“流量明星”。如今,國內的制作方越來越清晰看到,國產網劇要想走向精品化,必須要“精工細作”。
事實上,國產網劇已經過了“五毛錢特效”的粗放制作階段,成為影視產業“揚帆出海”的重要載體。比如,《鶴唳華亭》以宋朝作為敘事空間的參照,除了對歷史觀的精準把握和創新性實踐外,其中傳遞出的服飾之美、器物之美、辭賦之美、禮儀之美、規制之美等,瞬間將觀眾帶回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學的意境當中,很多網友感嘆“大宋之美”呼之欲出,這種對“服化道”的精心打造無疑成為網劇走向精品化的重要標志,并已成功走向海外。
此前《長安十二時辰》上線海外多地,除了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更在Viki、Amazon和Youtube以“付費內容”形式登陸北美地區;早前《白夜追兇》也已成功輸入Netflix獲得廣泛關注。這一次,《鶴唳華亭》也陸續于上個月開始在全球超過240個國家及地區落地,海外觀眾與國內觀眾同步追劇。
除了在“服化道”領域的精心打磨與投入外,作為“網生代”藝術,好的故事仍舊是網劇取勝的不二法則,而將“口碑小說”影視化IP運作多是這些影視劇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幾年前,被譽為“良心劇”的《瑯琊榜》就是根據海宴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由于其開播之前小說就已經攢了不少人氣,再加上后期制作方的精心打磨和演員的精湛演繹,一個好的網絡故事最終演變為一部優質影視劇。而正在熱播的《鶴唳華亭》也是因為劇情的跌宕起伏引發關注,且該劇在情節表達上有了正劇的嚴謹與莊重。同樣,這部劇改編自雪滿梁園同名小說且由原作者親自操刀改編,劇中傳遞出的“大歷史中的小人物奮斗與浮沉”話題,以及人物為自身命運和家國命運所產生的使命感、歷史感無一不牽動著觀眾的心,讓人們在“父子情”“師徒情”“家與國”的關系思量中,思考個體不屈從于命運所作出的積極努力。
由此看來,網絡劇市場要走向精品化,離不開創作者在各個環節的“精雕細琢”,更需要遵循藝術的傳播和制作規律。如此,網劇市場中的精品力作才會源源不斷產生,也才能贏得市場,贏得觀眾。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