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電影《攀登者》劇照
星光閃耀,群賢畢至。11月16日,上影集團5號棚,上海電影制片廠(以下簡稱上影)三代人以及部分電影界同仁,以座談會形式簡樸而隆重地慶祝上影成立70周年。
在場的有電影《芙蓉鎮》男女主角扮演者姜文與劉曉慶;電影《廬山戀》男女主角扮演者郭凱敏與張瑜;出演電影《紅色娘子軍》的老藝術家牛犇和祝希娟;電影《攀登者》監制、香港著名導演徐克,與上影長期合作的上海市文聯主席、著名演員奚美娟……還有上影廠老廠長徐桑楚的女兒徐小平,導演桑弧的兒子李亦中教授,導演鄭君里的兒子鄭大里以及導演湯曉丹的兒子湯沐黎……
1949年11月16日,上影向陽而生。那一天,第一代上影人同樣歡聚一堂。首任廠長于伶說:“我隆重宣布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成立。”那一天,780位上影人是開心的:為人民拍攝電影,成為他們新的人生目標。
70年來,上影始終秉承這樣的信仰:為人民而創作。在重要的歷史時刻,上影人從未缺席,總在挑起重任。新中國建設時期,上影拍攝了《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林則徐》《紅色娘子軍》《祝?!贰独铍p雙》等,歌頌英雄和我們的新生活;改革開放時期,上影拍攝了《巴山夜雨》《天云山傳奇》《城南舊事》《喜盈門》《廬山戀》和《芙蓉鎮》等,助推思想解放與改革開放;到了新世紀,上影拍攝了《開天辟地》《生死抉擇》《紅河谷》《緊急迫降》《泉水叮咚》《高考1977》《西藏天空》和電視劇《亮劍》《焦裕祿》《彭德懷元帥》等。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上海出品、上影制作的電影《攀登者》,謳歌共和國登山英雄,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一起成為“中國式大片”的代表之作,掀起全民觀影熱潮。
70年來,上影拍攝了820多部故事片、800多部電視劇,獲得了數百計的國家級和全球重要獎項。經過70年磨礪、70年奮斗,上影已成長為中國電影的一棵參天大樹、“上海文化”的一塊閃亮的“金字招牌”。“我是看著上海電影長大的”“我是看著美影動畫長大的”“我是聽著上海譯制電影長大”,是歷代觀眾的由衷評價。
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仲倫介紹,70年來,上海電影制片廠“不重復別人、不重復自己”,敢為天下先,創造了無數“第一”: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第一部軍事故事片《南征北戰》、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兒童片《雞毛信》、第一部科幻故事片《珊瑚島上的死光》、第一部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電影《廬山戀》、改革開放后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國產電影《城南舊事》、第一部應用數字特技技術制作的電影《緊急迫降》、新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合拍片《伯爵夫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技術獎的中國電影人晏仲芳等,不一而足。70年來,上影大師匯聚,人才輩出。2018年謝晉導演被授予“改革先鋒”的榮譽稱號。2019年秦怡獲得“人民藝術家”的國家榮譽稱號。同時,上影有111位老同志獲得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紀念獎章”。
任仲倫說,十多年來,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上海電影制片廠緊跟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的步伐,歷經轉企、改制、上市的“三級跳遠”,先后8次被評為“全國文化企業30強”,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電影企業之一。在今后3年中,上影將創作拍攝電影《紅色密檔》《望道》《大禹治水》《魔咒鋼琴》,動畫電影《孫悟空之火焰山》《斑羚飛渡》和電視劇《大上海1949》等重點作品。
曾經寫作過《紅旗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誰不說俺家鄉好》等電影插曲的作曲家呂其明說:“上影對我來說就是我的家,我愛這個家!”
曾拍攝電影《廉吏于成龍》《村戲》的導演鄭大圣說,“我永遠記得一位推軌道車的老師傅跟我說的‘閑話’:‘拍電影,就是一幫聰明人在做笨功夫。’上影一直在庇護對創作、制作規律的謙卑尊重,同時又當仁不讓地敢于發時代先聲。”
徐克說,在參與《攀登者》的過程中,他領略了上影人的三個特點:“第一,不斷克服自己對未知的恐懼;第二,在高處看世界的遼闊視野;第三,有面對危機挑戰堅韌不拔的精神準備。”
著名演員王景春說,“希望電影這個夢能不斷鼓舞年輕一代,有更多璀璨的新星從上影升起,和眾多前輩一樣,將他們的名字書寫在中國電影的蒼穹之上。我相信,上影這艘航船將不忘初心,不斷前行,駛向夢想成真的地方。”
關鍵詞: 上海電影制片廠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