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果殼網
你或許已經聽說過那個歷史上最漫長而且還在繼續的科學實驗——瀝青滴落實驗。不過,你不一定知道它背后藏著多少故事(以及事故……)。
其實在歷史上,瀝青滴落實驗一直都進行得不怎么順利,頭一個版本就出師不利,最經典的版本從1930年盯到現在都沒有留下一個完美的滴落畫面……今天就來集中八卦一下瀝青滴落實驗背后的故事。
基礎知識:
瀝青滴落實驗
是干啥的?
簡單說,這個實驗就是看著瀝青滴落(廢話)。它展現了瀝青的特別性質:它常溫下看起來像固體,還能被錘子敲碎,但如果給它足夠長的時間,卻又會發現它能流動起來。瀝青的粘度實在太高了,實驗估計的數值是水的百億倍到千億倍之多,得放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看出來,所以就有了這個又慢又長的演示實驗。
以最著名的昆士蘭大學版為例,瀝青滴落實驗是這樣做的:首先加熱瀝青,這樣它雖然還是很粘稠但至少還容易流動了,然后把它倒進下口封住的一個漏斗。接下來,等上三年讓瀝青完全平穩下來,然后打開下口的密封,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了……
(昆士蘭大學版的實驗裝置,外面有玻璃罩保護,圖片來自:wiki)
瀝青多久會掉一滴?這個根據具體條件會有差異,不同的瀝青樣品粘度也存在差異(畢竟是混合物,成分復雜)。還是以昆士蘭版為例,兩滴的間隔時間在八年到十幾年不等,可以粗略地認為是十年等一回。近年來他們那兒瀝青的滴落速度比原來慢了,這可能是因為過去的實驗沒控制環境溫度,但現在控制在了比較涼快的環境中。
對這個實驗已經有一些基本概念了嗎?下面我們就進入故事環節。
明明是我先
說到瀝青滴落實驗,人們一定會首先想起昆士蘭大學的版本。1927年時,Thomas Parnell教授開始了這個版本的實驗準備(正式開始是三年后),他是昆士蘭大學的第一位物理學教授。而后,這個實驗裝置由二代目管理人John Mainstone教授接管。Mainstone教授去世后,現在管理人已經傳到了第三代,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了。
但事實上,這個實驗還有更早的版本。2013年的時候,人們在威爾士的亞伯大學(Aberystwyth University)發現了一個1914年的瀝青滴落裝置。這個元祖版本的實驗毫無名氣,而且就算不被人遺忘大概也出不了名——因為這個版本的瀝青粘度實在是太大,結果這么多年一滴都沒有滴下來……_(:з)∠)_
據估算,如果要看這個版本滴落需要再等上1300年……
錯過,錯過,
媽蛋又錯過了……
昆士蘭版的瀝青滴落實驗并不是第一個開始的,不過它無疑是最有名的一個,還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加持。不過這個經典版本的實驗也充滿了一次又一次的遺憾。
這個版本目前掉了九滴瀝青,但是前八滴真正落下的瞬間全•都•沒•人•看•見,而且也沒有被記錄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最難過的恐怕就是實驗的二代目管理人John Mainstone教授了。他對這個實驗非常上心,一直在努力地宣傳,可以說這實驗如今名氣這么大主要都是他的功勞,但他直到去世都沒能親眼見證瀝青滴落的瞬間。
(二代目管理人John Mainstone教授,也是本實驗的最佳代言人,十分可愛的老爺爺。圖片來自:JOHN MOTTERN / AFP)
2000年的時候,他們的第8滴瀝青落了下來,Mainstone教授本來是架起了攝像頭準備記錄的,但結果緊要關頭攝像頭突然故障,正好錯過了……之后,二代目老教授一怒之下裝了仨攝像頭。
(讓你丫再壞!右邊就是那三個攝像頭)
第九滴瀝青讓他們等了格外長的時間,一直等到了2014年。然而,就在2013年的7月,另外一個版本的實驗(都柏林圣三一大學版,開始于1944年)就率先拍下了瀝青滴落的畫面_(:з)∠)_
(都柏林圣三一大學拍下的滴落畫面,延時攝影)
而更遺憾的是,Mainstone教授在2013年8月就不幸去世,沒能趕上來年的第9滴瀝青。
這事兒想想真是很傷心,最期待的人卻和激動人心的時刻永遠地錯過了……
我們換個燒杯吧——
我x!怎么斷了!
而且,昆士蘭版的第九滴瀝青本身其實也遇到了麻煩:燒杯里已經積了不少瀝青,而且漏斗也沒有架得很高,所以它其實已經沒有自由下落的空間了。在能夠自由下落之前,它就會直接“坐”到燒杯里的瀝青上面,這畫面就沒有滴落那么美了……
(這就是下落空間不足的第九滴,截圖來自:ThePitchDrop)
Mainstone教授之前其實就在糾結這個問題:是把玻璃罩打開重新調整,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二代目老教授選擇了暫時不去動它。
2014年4月12日的時候,第九滴瀝青觸碰到了燒杯里的第八滴,但是它還掛在漏斗上沒有掉下來,實驗陷入了有點尷尬的境地。三代目管理人覺得,是時候換個燒杯了。
不過,就在這時候,事故又發生了……2014年4月24日的時候,White教授決定打開玻璃罩更換燒杯。但是,White教授沒想到的是(其他活著的人也都不知道),在玻璃罩和木質底座之間其實有一個密封條,而且年深日久已經老化了。White教授以為自己只會把玻璃罩的部分拎起來,結果因為密封的存在,整個裝置連底座都被拎起來了一點,然后下半部分又摔了下去……
是的,這么一折騰,掛在上面搖搖欲墜的第九滴瀝青,就這樣直接斷掉了!!!
感覺二代目老教授簡直要氣得當場活過來(不)。
(三代目管理人,對就是他弄斷的。圖片來自: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好在現在第十滴終于是把各種障礙都掃清了……讓我們期待十年后再相會吧_(:з)∠)_
雖然觀測屢遭劫難,不過昆士蘭版的瀝青低落實驗還是獲得了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殊榮——
2005年,這項自1927年開始并一直進行到今天的漫長實驗,贏得了搞笑諾貝爾獎·物理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幽默模仿,專門獎勵那些“乍一看好笑,細想一下又引人深思”的科學研究/科學事件。這個獎堪稱“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本人,雖然每個獲獎研究都讓人想大喊“什么鬼”,但它們統統都是嚴肅認真的成果呢!頒獎典禮更是一場科學大趴體,甚至連負責拉幕布、掃舞臺的都是正經研究人員,其中不乏真·諾獎得主哦!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