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比特網
近日,北京數個繁華商圈出現了可免費借用的充電寶,和絕大多數“共享充電寶”不同,既無需押金、也無需注冊,使用者只要登記或者打借條承諾歸還即可。
其實,這是一場圍繞“信用”的試驗活動。
“我們把1000個充電寶分成了兩組”一位工作人員說,“其中500個充電寶出借時幾乎沒有約束條件,只需要在現場的表格上登記姓名和電話,就可以直接領走了。結果這部分借出去的充電寶只有212個在當天下午6點前被按時歸還,剩下的58%無影無蹤,而且通過電話回訪發現,未歸還者留空號或者非本人接聽的有43%之多。”
而另外500只充電寶,工作人員則提高了出借門檻,需要進行先完成人像識別認證、手機號碼驗證,并在手機上打一個電子借條才能領走。
“有了一定約束之后,情況好多了。”提高門檻后借出去的500只充電寶,有417只按時歸還,還有50人在電話回訪后表示錯過了歸還時間,會在第二天歸還。
結果貌似出人意料,細思則十分合理。
從42%的按時歸還率提升到83%,中間差的就是一張借條。
表面上看,這個實驗只是證明了一部分人對“還”這件事的不自覺,誠信意識的淡薄。更深層次也反映出,所謂社會誠信與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只是特殊情形下大眾的一種情景反映,作用于人的機制顯得十分重要。這個實驗看似和大眾生活離得很遠,但試想將街頭試驗中的充電寶替換成金錢,出借對象換成人和人,可能就和大眾緊密相關了。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遇到過朋友借錢的場合,或者也都向朋友借過錢。在這個過程中,是只靠口頭承諾還是打張借條?。通過實驗的兩組對比也充分驗證了不同的結果,打了真實借條的人受到了心理和違約后成本的多重約束會更有誠信意識,心里會更裝著“按時歸還”這件事,所以,在生活中遇到“被借錢”的時刻,多張借條就多了那40%收回的可能性。
實驗被網友傳播到網上后,獲得了大量網友的熱議,有網友為主辦方點贊,表示誠信建設不是空話套話,也不是一味的道德說教,而是需要社會各方面付出努力,共同建立出更好的機制,才能真正強化每一個人的誠信觀念,實現全社會誠信的進步。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