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防沉迷系統”如何不折不扣地推行

來源:新華社  

據新華社報道,5月28日,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西瓜視頻、好看視頻等14家短視頻平臺,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PP視頻等4家網絡視頻平臺,在“六一”兒童節到來前,統一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至此,加上此前試點的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平臺,國內已有21家主要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早在2007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八部委就發布了《關于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實施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的通知》,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制方案”首次向公眾發布,并于當年7月使用。但多年來這一制度的落實狀況并不樂觀,多數網游平臺和視頻平臺并未嚴格執行。

眾所周知,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辨別是非能力較差,加之較強的好奇心,極易沉溺于某個事物中。況且教師和家長不可能對未成年人處處監視、管教,因而在管教空白的“自由活動”期,不少未成年人會在接觸某個游戲、視頻后難以自拔,不僅耽誤學業,還影響身心健康,甚至會誘發違法犯罪行為。

當下,“青少年防沉迷系統”的更廣泛覆蓋值得肯定,同時也需清醒地認識到,單純指望網絡平臺自覺推行“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并嚴格執行并不現實。在營收至上的經營理念下,青少年投入網絡游戲時間越多,購買裝備越多,觀看視頻越多,購買權益越多,相關網絡平臺的收入自然越多。而“防沉迷系統”顯然減少了青少年投入網絡游戲和視頻的時間,無利于相關公司“吸金”。

并非每家網絡平臺都不折不扣地執行“防沉迷系統”,且很多“防沉迷系統”可以被輕易破解。日前中消協發布的《青少年近視現狀與網游消費體驗報告》指出,被測評的50款網游產品中,強制實名游戲不足四成,并且有三分之一的強制實名游戲未啟用防沉迷時長提醒及強制退出機制。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權益保護是全社會的責任,不能被虛置,相關保護機制更不能被架空。短視頻、游戲、社交平臺等網絡資源,可以成為青少年現實生活的有趣拓展和補充,但我們卻不能任其失控瘋長,吞噬生活本身的意義。眼下,在不折不扣執行“青少年防沉迷系統”的基礎上,有必要將其作為網絡游戲、短視頻上線運營的前置條件,未配置該系統的,不得上線運營。

同時,理當構建更加科學健全的“防沉迷體系”,封堵容易破解的漏洞。如嚴格落實實名制,每個身份證號僅能注冊一個賬號,并實現數據共享,做到游戲時間的總額限制,即一個身份證號每天在一個游戲中消耗的時間達到上限后,限制其登陸所有的游戲和視頻平臺。還應創新未成年人身份識別渠道,引入能有效判斷年齡的面部識別技術,防止玩家以父母或他人身份規避限制。如此,才有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網絡空間,讓其有更多機會感受真實、豐富的現實世界。

關鍵詞: 未成年人 防沉迷系統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