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北京青年報
對“侵權式直播”說不
“五一”期間,家住西安城西棗園路附近的張先生和樓下一家網紅餐廳起了爭執。張先生說:“放假期間這家網紅餐廳生意特別好,我和家人吃飯時看到服務員拿手機拍大家吃飯的樣子便出聲制止,服務員說餐廳正在平臺上直播,讓我不要爭吵。”“餐廳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某直播平臺上直播包括我在內多位食客吃飯的樣子,我認為該餐廳侵害了我的肖像權。”張先生說。
“全民直播”時代,直播已經不僅僅只是一些年輕人的娛樂方式,也不僅僅是一些網紅通過直播謀利的方式,而有了更多的商業考慮在內,形成了復雜的商業形態。在某知名視頻直播平臺上,有很多商家的直播畫面,從視頻內容來看,有的餐廳為了店面宣傳,直播食客吃相,引發網友圍觀。
這些以公共場所為背景的直播,往往只有進行直播的單位或人員知情,而那些在直播鏡頭中出現的人卻完全不知情。他們都在不知不覺中充當了別人直播的“群眾演員”,成了幫助一些商家擴大影響、招攬生意的“道具”。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像張先生一樣,難以認同商家的做法。
這種在公眾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網絡直播,不但涉及到道德和倫理問題,而且也牽涉到法律問題,存在侵權的嫌疑。從倫理道德角度來看,我們在吃飯休息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不太雅觀的表現,自己肯定不想讓陌生人看到,但是現在卻被商家通過隱藏的攝像頭向全國的網友直播,甚至成為被網友調侃、取笑的對象。
從法律角度來看,如果商家直播是為了擴大影響力,則具有營利目的,就侵犯了被直播者的肖像權。即使商家不以營利為目的,在未經當事人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除非具有正當合法的事由,如新聞報道、公安機關“通緝令”等,否則也同樣構成侵犯肖像權。
有些商家或單位,并不知道此舉違法,這說明在“全民直播時代”,我們的隱私保護意識并沒有跟上信息傳播發展的速度,這勢必會導致類似侵權問題的高發頻發。作為公民,應該向新聞中的張先生學習,當自己的隱私權益受到商家的侵犯,就積極發出自己的聲音,必要的時候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維權,這是對商家的一種警醒,也是一種普法。當這樣的公眾越來越多,客觀上就會對商家或個人的直播行為帶來約束力量。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