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小學離家太遠,女兒住?;蛘咦咦x都不適應,媽媽做出霸氣選擇
溫州家長50萬買房車陪讀
另類“學區房”引爭議
合算、真愛、不可取、不要攀比,網友觀點很多元
吳女士50萬買的房車。
千挑萬選為女兒找了所心儀的學校,但是離家較遠,是住校還是走讀?兩條路都試過之后,溫州一位家長給出了霸氣方案——買房車陪讀。
吳女士一家住在永嘉縣,女兒欣欣(化名)在溫州市區上小學。這學期,吳女士一家花了近50萬元買了一輛房車,就停放在學校對面,這樣女兒出校門就到了“家”。
這兩天,這間另類的“學區房”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
女兒在市區小學上四年級
吃住都在校門口的房車上
背著書包穿過四五米寬的馬路,走到學校正對面的停車位,登上那輛造型獨特的房車就到了自己“家”。這學期開始,在溫州市籀園小學國際部就讀的欣欣有了新的“家”。
和欣欣的上學時間一樣,每周一至周五,這輛房車都會如約“打卡”,雷打不動地出現在校門口對面的泊位上,到了周五下午再開走。
房車的主人是溫州市永嘉縣的吳女士,“我們就是圖方便,主要還是考慮到女兒上學,希望她可以多點時間休息。”吳女士說。
這輛房車加上車頭約有五六米長,內部空間六平方米左右。里面廚房、衛生間、小客廳和臥室應有盡有,還配備了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
在房車內,還貼著欣欣的《本學期周計劃表》,上面寫著她周一至周五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7點起床,7點50分上學……下午放學后返回房車作業,9點前洗漱完畢睡覺。
吳女士說,孩子白天在學校上學吃飯,每周一至周四下午,自己會和欣欣奶奶輪流給孩子燒飯,然后照顧她起居陪她睡覺,等到周五放學,再開車把欣欣接回永嘉。
平時,媽媽和奶奶輪流給孩子做飯。
孩子住校兩年走讀一年
去年底決定買房車陪讀
吳女士說,四年前為了給欣欣選擇一個好的民辦學校,一家人在溫州考察了很久,最后把孩子送到了溫州市籀園小學國際部。
剛開始兩年欣欣還小,考慮到車程較遠,家人糾結了一段時間,最終選擇讓孩子住校,“住校一段時間后,發現孩子自制能力較差,成績也不太穩定。”
權衡利弊,欣欣讀三年級時,父母還是把她接出學校,安排她走讀,每日開車接送。
從家里到學校最快半個多小時,慢的話差不多一個小時,晚上稍微磨蹭就過了睡覺的點。吳女士說,因為長時間睡眠不足,她發現欣欣比以前脾氣暴躁,還容易焦慮。
“家人也十分辛苦,早上送到學校再開回永嘉,晚上再開車去接,一天來回四趟,時間幾乎都浪費在了路上。”
買房車這個想法,最早還是欣欣提出來的。“她很久以前偶然一次看到房車,然后說媽媽這個車真好,又可以在里面燒飯又可以睡覺,我們也買一輛。”
起初,家人對欣欣的提議并沒有上心,后來孩子念叨了好多次,一想也是可行之計,這才在年初花了近50萬元買了房車。
欣欣住房車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
“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并不是別人口中的‘折騰’”
“我們也考慮過在學校附近租房,可是幾年下來并不劃算,還不如買一輛房車,到時候車還是自己的。”再加上家里還有二寶需要照顧,租房的話無法兩頭兼顧。
“在買房車之前,我們考察了學校周圍的環境,覺得比較適合才買的。”吳女士說,學校門口有公共免費泊車位,附近是臨水的公園走道,非常安靜,所以才做了這個決定。
如今,欣欣住房車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
“孩子現在每天晚上8點多基本已入睡,早上7點多起床,寫作業和睡眠的時間至少增加了2個多小時。”這段時間以來,欣欣睡眠比較充足,感覺學習也自律多了。
吳女士介紹,自己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些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別人口中的‘折騰’。”在吳女士看來,女兒的學習和未來才是一家人最關注的事情。(記者 汪子芳 通訊員 李楊慈 徐曉春 文/攝)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