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金融 >

中國能建巴東裝配式項目投產 以“礦能融合”引領綠色建造

來源:新浪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財經北京8月19日電(記者閆鵬)記者獲悉,由中能建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巴東縣裝配式建筑及配套產業項目日前正式投產。這是一座以“綠色低碳 數字智慧”為核心理念的省級示范項目,總投資約24.37億元,項目達產后年產值8億元以上,實現稅收約80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人以上。

巴東縣裝配式建筑及配套產業項目總占地面積2200余畝,由“一園一礦一廊道一碼頭”組成。該項目創新性地將傳統運輸設備改造為能源回收裝置,通過10km廊道膠帶機與發電系統的巧妙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礦區500米的自然高差,在輸送物料過程中將重力勢能轉化為電能,裝機功率達到2500KW,并采用智能調度策略,讓電能優先供給生產線使用,余電則接入地方電網,形成高效的雙向消納模式,實現物料運輸與能源回收的雙重功能。

除10km長膠帶自發電外,該項目還引入“源網荷儲”一體化系統,光伏裝機容量3.5MW,實現綠色能源供給,年綜合消納率達84%以上,年總發電量達1000萬余度,打造礦能融合新示范,形成節能降碳的全新路徑。

此外,項目在運輸環節全面推行電動化轉型,投入18臺70噸級純電動礦卡組成作業車隊,并配套建設了智能充電站,開發了專屬的調度管理系統,為露天礦山運輸環節的清潔化改造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運營數據表明,每臺電動礦卡相較傳統柴油車可年節約燃料成本62.5萬元,三年周期內綜合維保支出減少62.57萬元,展現出顯著的經濟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在銷售環節,通過電子圍欄與智能稱重系統的聯動,實現了車輛自動識別、數據實時上傳和在線結算,整個流程無需人工干預,運營效率提升80%;智能產銷存系統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和市場動態,動態調整生產計劃,使庫存周轉率提升40%,訂單響應時間縮短至2小時,顯著提升礦山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中國能建裝配式產業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數字孿生平臺采用全國產GIS軟件和數據庫開發,打造自主可控的數字化底座。自主研發的AI算法在市場需求預測、生產排程優化等方面表現優異,預測準確率達到90%以上。所有系統深度適配企業私有云平臺,形成了完整的國產化技術解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這套系統展現出良好的穩定性,運維成本降低40%,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安全可控的技術示范。

關鍵詞: 中國能建 礦能融合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