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
(資料圖片)
此前,湖南省登山隊兩名隊員為救人放棄登頂珠峰的義舉贏得廣泛贊譽。可這兩天,該事件再次登上熱搜,原因竟是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費用,只肯拿出1萬美元中的4000美元。
這樣的后續令人意外,網友們也紛紛為兩位隊員鳴不平。的確,在樸素認知中,承擔他人因自己造成的損失本屬“應當應分”。更何況,珠峰上救人絕不僅僅是錢的事。據報道,遇險地點已處于海拔8450米處,在自然環境異常惡劣的情況下,大部分登山者默認沒有義務救助遇險者。而兩位隊員決定停下來救人時,距自己登頂只有不到400米,此前為這一目標付出的時間、精力等成本難以計量。冒著危險,放棄夢想,如今卻可能面臨“倒貼錢”的局面,換誰能不鬧心寒心呢?
當然,此事究竟如何解決,最終還是要尊重當事人的意愿與選擇。但值得關注的是,相關話題一經發酵,便再次掀起了“好人難做”的爭論。更有人拿“救不救”類比“扶不扶”,稱“以后遇見這種事少給自己找麻煩”。誠然,好人是社會的大多數,大伙也都向往相善其群的社會氛圍。正如兩位隊員所言,“不后悔,救人是比登頂更重要的事”“這是一個人性的選擇,在我心中生命高于一切。”可網上這些“氣話”,還是給社會以提醒:正義需要呵護,好人需要撐腰,救與不救不該是個道德難題。
除了輿論上的聲援與聲討,消釋爭議最終離不開明晰的法律解。就拿險區救人來說,此前各地都出現過“驢友被困”現象。根據相關法律,旅游者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的救助后,需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景區、救援隊也正是依托于此,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被救人“逃單”。但回到上述案例,此次救人屬于私人行為并不涉及公共資源,且遇險者當時并不具備主動接受、承諾賠償的能力。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判定責任?一旦出現糾紛怎樣保護出錢出力者?種種問題顯然還需要進一步框定推敲。
溫暖的故事,不該以一地雞毛收尾。期待法律的健全保障人們對世道人心的期待,也推動我們的社會涌現出更多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的好人。
關鍵詞:
鴨脖還是鼠頭已經不重要了,請涉事學校解釋一下“網評文案”的事!_世界今日訊
6月1日,有網友反映,在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堂吃飯時疑似吃出一只“
百事通!有錢人(關于有錢人介紹)
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有錢人,錢人介紹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河口:努力打造文旅融合型幸福村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剛入夏季,炎熱的天氣也擋不住往來的游客們走進紅河
林娟娟_關于林娟娟概略
1、林娟娟,女,1954年生,福建省詔安縣人,現任廈門大學外文學院日語
中基健康(000972.SZ):擬通過司法拍賣方式摘牌購置新光油脂固定資產|精選
格隆匯6月6日丨中基健康(000972 SZ)公布,根據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公司